正文 心意六合拳之青龍出水(1 / 3)

心意六合拳之青龍出水

功力篇

作者:買西山 張誌民

青龍出水又叫出橫拳,“龍出水”表示其勢凶猛、勢不可擋之意。心意六合拳四把拳歌曰“出手橫拳勢難招”,指的就是這把拳。青龍出水常和白虎坐坡合練,拳譜上有“前打一丈疾步踐躥,後打兩頭回轉寸者為先”,歌訣道出了兩把拳的訓練真諦。

青龍出水歌曰:

出手橫拳勢難招,展開中平前後梢;

其勢洶湧衝天柱,水浪波濤到雲霄;

橫拳豁出潛青龍,青龍一出百病消。

疾步四把拳歌中頭一句曰“疾步踐躥出橫拳”,也畫龍點睛地說明了這把拳的基本練法和在練習中的形態、動態及動勢結構,為練好這把拳提供了綱要。

一、青龍出水的練法

1 前起步練法(又叫陽式起式法)

前(左)腳向前進一步,前(左)手迎著重心線由下往上起,掌心由向下轉為向右,虎口朝上,由胸前向前撩起,而後向胸口及腹部前畫一小弧,弧圈直徑為20~25厘米,然後停在左膝部內側,同時後腳前進一小步疾步(疾步就是後腳快速進一步,不超過前腳)方向前,後手隨著前手起動而起動,掌心由向下轉為向左,虎口朝上,隨著前手在胸腹前畫一小弧圈,手掌由下往前、往上、往胸部,落至左掌根處。兩手畫弧圈時,中節前(左)肩、後(右)肩向前,前(左)胯向後,後(右)胯向前,隨著手掌的畫弧而搖身膀,隨著弧圈而擰腰體轉,當雙手至膝蓋上時,左腳又前進一小步(隨著後腳疾步方向而向前邁步)。此時身勢是左步在前、右步在後成半弓步,鼻尖、膀(左)尖、腳(左)尖三尖照。這是第一步疾步。

接著,前(左)腳向前一小步,前(左)手隨前腳向前邁出而自然向前撩掌,虎口朝上。隨即後腿向前進大步踐躥,後(右)手隨後腳向前躍出而抖然出撩掌,虎口朝上,五指?搖開,抖彈前插,掌與肩平,同時左掌扶於右肘左側下部,右腳落地,左腳也隨著落地。右腿蹲下,大腿略平,左腳落在右腳前麵,腳尖點地,小腿略斜成90度坡,大腿平行,左腳右側與右腳跟在一條直線上。上肢勢落時,左掌穿於右掌外側,隨著右手掌下落而下落,右手掌落於右大腿中間處,手掌貼於右大腿中部,肘部貼於腰部,緊扣身體。左手掌落於左腿內側,手與足合,肘與膝合,左腳尖、左膀尖、鼻尖在一條直線上。頭正直,略偏下,屬陰;眼屬陽,兩眼平視前方。這是第二步虎踐。

接著,前(左)腳向前進一大步,右腳隨起身及左腳落地後蹬,成左式弓箭步法。左手從前腳處上升,右手從右大腿中部起手,兩手在勢起中合手,左手虎口卡於右手腕上,右掌轉成拳,拳心向左,左手大拇指卡於右手腕上,食指壓住右拳拇指中節骨,兩手(一掌一拳,左手掌)由合手處開始弧形向前撩出,肘部微微彎曲,雙手與肩等高,兩眼平視前方,頭微向前低下,眼屬陽向前,成出橫拳的姿勢。這是第三步。三步合在一起,稱為青龍出水。

2 後起步練法(又叫陰式起式法)

在右式輕步站的基礎上,後(右)腳向前邁一步,後(右)手隨著身體的前進而向前撩,掌心由向下轉為虎口朝上,手在重心線上由外向裏畫弧,左(前)腳隨即向前進一步,左(前)手隨著右手在胸前撩起,雙手在小腹部前向裏畫弧後停留在小腹前,左手掌貼著左膝關節內側,右手緊跟於後,掌指朝前,這是第一步疾步式。第二步、第三步類同於陽式起勢法。

3 陰陽式起步法

在輕步站的基礎上,起前(左)腳上後(右)手,前腳向前進一步,後手向上起手,虎口朝上,由外向裏畫弧,同時右腳向前疾進一步,雙手在小腹前,由外向裏,沿重心線畫弧,左手停於左膝關節內側,右手緊跟左掌根。此是第一步疾步。第二、三步同前起步練習法。

二、青龍出水的眼、手、身、步

1 眼法

從青龍出水動勢看,整動眼法分為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用眼方法各異。

第一階段起勢疾步過程中,眼睛雖是向前看,但其中要保持距離感。疾步是在不變勢的基礎上急跟半步而上,半步之內的多種變化眼睛都要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