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江白眉拳之特點(2 / 2)

勁力運用亦剛亦柔,亦韌亦爆,剛柔並濟。發勁前,在內以意領勁,胸部內含閃轉,腹部裹藏扭疊;發勁時肢體用勁,胸部前張,丹田鼓蕩。且身形的吞、吐、浮、沉要隨拳術動作和發勁的需要而變化,動作快慢相間、虛實交替、剛柔相迭,變化無窮。

2手法綿密、快速穩健

西江白眉拳的動作細膩,富於變化,手法嚴密。

在運用上,“上不越頭,下不低腹,側不超肩,後不過肋”。在攻守方麵,攻要直奔對手中心,搶占有利方位,務求發手必得;守要守住中心要隘,兼顧身體兩側,不讓對手擊中。

發拳時轉前臂旋腕彈出,前手內旋擊發,後手或外旋回勾撥轉,或用力勾割;右手上穿,左手則向下捋拽,兩手爭衡對拔,互相呼應。發手與身法、步法緊密配合,做到拳不空發,手不空回。憑著神經感覺,洞悉對方去向,粘連相隨,如磁吸鐵、如影隨形,來迎去送,令對手欲棄不能,欲退不成,難於還手進招,處處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馬步的重心較高,且多用兩膝關節微屈的雙弓馬,自然、靈活、快速、多變,擰腰轉身,前後左右及過馬。步法多采用迫步,貼身追打。出腳邁步時裹胯合襠,屈膝扣足,腳趾抓地,既快速,又穩固,“靜而穩固,動而不亂”,攻、守兩利。

3以攻對攻、擊打要害

西江白眉拳素以凶悍、狠毒、快速著稱,搏擊交手時講究連消帶打,亦守亦攻,以攻代守,以攻製攻。

在對峙過程中,一有機會,就果斷、迅猛地進攻。與對手搏擊時,在避其鋒芒的同時,連環攻擊,貼身追打,招招直奔要害。或在步法的配合下,做到攻守同發。此手封,彼手打,手防上,腳攻下,攻守兼備。

在對手向我攻擊時,不以拙力相拚,而是隨勢迎化,巧於應變。與敵相遇時,采取“來迎去送”的法則,用技巧避重就輕地消解對方的攻勢。或者運用斜麵受力的原理,與對手接觸後作弧形或圓形運動,改變對手的攻擊方向,從而為我所克。

在對手攻勢為我方瓦解的同時,驟下殺手,重擊要害,致其喪失戰鬥力。

另外,在雙方相持而對手之弱點在我麵前暴露無遺,對方將動未動之際,或防守薄弱且未有任何攻勢的情況下,倏然出招,搶先擊中對手,後發先至,以速度占得先機。

4協調整齊、內外合一

西江白眉拳的技術動作要求做到緊密、協調、穩固、完整。

上肢的一伸一屈、一上一下,縱橫往來;下肢的進退閃轉、虛實變化都必須與身體緊密配合。做到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由前至後、由內到外,全身貫穿,整齊如一。

出勢時手、腳、鼻三尖垂對,根、中、梢三關相連,即平時常講的手法、跟法、身法、步法密切配合。

還要做到意領氣行助勁發、身隨步轉手呼應,使意識、動作、呼吸三者緊密配合,做到內外合一,周身一氣,使身體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後互相對爭,六麵相合,使姿勢穩當,內外兼備,協調一致,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則首尾相應,此謂上下周全,無有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