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彥騎著高頭大馬,遠遠看見自己的妻子楊露出門相迎,闊別三月有餘,又正值新婚燕爾,他又怎能不想。
他快馬奔馳到楊露的身邊,勒住馬匹後,急忙跳下馬背,一把將楊露抱在懷中,高高舉起,轉了好幾圈子,難以抑製心中喜悅之情。
楊賜隨後趕到,看到嶽彥和楊露如此,臉上浮現出來一絲欣慰的笑容。
進入嶽府後,楊賜和嶽彥席地而坐,之前在朝中,楊賜有許多話沒有好意思說出來,現在這裏就隻剩下嶽彥和他兩個人,他自然沒有什麼顧忌了。
“明達,你這次在外討平黃巾,立下了汗馬功勞,你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驃騎大將軍,古來又有幾人?年少英雄,卻身在高位,你知不知道,你的底下,有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你呢。”楊賜道。
嶽彥點了點頭,歎氣道:“高處不勝寒,我知道嶽父的意思,是不是我離開京城的這些日子裏,京城裏又有什麼風吹草動了?”
楊賜道:“最近太傅袁隗和大將軍來往甚密,似乎在密謀著什麼,你需要小心為上。”
“多謝嶽父提醒,我會謹慎小心的。”
“除此之外,劉氏宗族對你當權也頗有意見,加上最近謠言四起,說你之所以能夠爬上如此高位,完全是因為和何太後有染所致……”
楊賜的話說到最後一句時,聲音壓的很低,並且戛然而止,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始終在注意著嶽彥臉上的表情。
嶽彥的臉上鐵一般的鎮定,沒有起任何波瀾,聽完楊賜的這番話後,便張嘴問道:“我和何太後有染的事情,嶽父是從何聽來的?”
“道聽途說,不足為信,你也不必上心,我想,一定是有人在故意造謠……”
“嗯,嶽父大人,我剛剛回京,這些事情我會慢慢處理的,任何反對我的人,我都不會讓他們有好日子過的!”
楊賜聽後,眉頭也緊緊皺起,但隨即又鬆開了,對嶽彥道:“我也老了,這官場的爾虞我詐也見識的多了,我最近準備辭去太尉之職,告老還鄉……”
“嶽父大人,你怎麼這個時候……”
“在黃巾之亂之前,我就早有此意,隻是後來你率軍出征,朝中需要有人照應,我這才又安心當了三個多月的太尉,如今你平定黃巾歸來,大功無量,又籠絡了一般文武幕僚,這些人中,有許多都是海內名士,有他們來幫助你,我也可以安心隱退了……”
“可是嶽父大人,我……”
“我意已決,你不必多言。我明日就將辭呈遞上,並推薦你為太尉,這樣你就可以進入內閣,左右朝政了。”
“我年紀輕輕的,而且資曆非常淺,隻怕一登上高位,其餘人未必肯服我。嶽父大人縱橫官場多年,而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楊氏一族又是名門望族,德高望重,由你總攬朝政,其餘人不會說什麼……”
楊賜道:“你放心,我已經都安排好了,我隱退之後,崔烈在朝中可以全力幫助你,隻要你能夠給他一些好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