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通訊事業的開創者:路透(2 / 2)

人們驚訝地發現,就是這位起初住在倫敦金融街一家股票交易所的兩間出租房屋裏的猶太人,通過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路透通訊社,掌握了“歐洲大陸有關金融方麵的情報”的主要輸入和輸出渠道,在交易所、銀行、股票商、投資公司和貿易公司的廣泛領域,伸展自己的巨大翅膀。緊接著,路透又把目光瞄準《泰晤士報》,一心要把通訊運營的疆域擴展到報業市場。

《泰晤士報》是英國一家曆史最悠久的報紙,它在新聞界的權威地位使得向它兜售新聞稿件的路透社曾吃了閉門羹——“泰晤士報》無意采用貴社提供的消息。”但挫折沒有使路透認輸,打消在這個有利可圖的領域一試身手的念頭。他轉念一想,何不采用迂回戰術,在眼下歐洲各地政局處於混亂的狀態下,利用路透社在歐洲各地建立了電報網的有利條件,先迅速提供各種政治方麵的新聞。這樣,《泰晤士報》的鐵門便被撬開了一條縫。隨後,路透社又擴大戰果,先征服倫敦的其他報社,再迫使《泰晤士報》就範。

路透先攻下了影響力較小的《廣告晨報》,接下來的局勢發展正如路透估計的那樣,除了《泰晤士報》之外,倫敦所有的報紙都開始采用路透社的電訊稿。路透社的工作效率把各家報社派出的記者遠遠拋在後麵。最後《泰晤士報》也不得不與路透社簽訂合同。攻下這個最頑固的堡壘之後,路透社已經在英國新聞界完全站穩了腳跟。

剛開始報道美國南北內戰的消息時,英國的報社與通訊社都是采取下述方法取稿的:當北美大陸的遠洋船到達英國南安普敦港口時,各報的蒸汽小艇就迎上去,大船上的人把裝有新聞的木盒投到海裏,由小船撈出來,再把木盒裏的新聞通過電報發往倫敦。

為了搶在各報前頭發出新聞,路透秘密地把接船地點往英國北部移動了500公裏,然後悄悄征得地方當局批準,修了一條專用電報線,因此競爭對手的船隻還沒接到遠洋船,路透的新聞已經發回了倫敦。等別人發電報時,路透的快訊稿已送到訂戶手中了。

路透在傳遞速度上和其他人拉開了距離,這使路透社得到了一條爆炸性的獨家新聞。

美國林肯總統遭到暗殺後的第二天上午一點半,路透社駐華盛頓記者麥克林弄到林肯私人秘書的采訪稿,但是,當天開往英國的輪船已經啟航。麥克林不顧一切地趕到海港,雇了一條拖輪,好不容易才追上那條班輪,把那條獨家新聞裝在木盒子中扔到班輪的甲板上。幾天後,輪船到達英國,路透的通訊網馬上播發了這篇新聞。當時,這一新聞事件隻有一家報紙發了一則短訊,而路透社卻發了一篇有關暗殺現場的詳盡報道。第二天,倫敦各報,包括《泰晤士報》都全文轉載了路透社的報道。

這次成功,給予路透的並非隻是經濟上的利益,主要還是精神上的激勵和鞭策。他明白了,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僅要勇於進取,而且要不斷創新,永遠保持競爭中的優勢。他認為,不僅要先於別人得到和發出稿件,而且還要獲得別人無法獲得的高質量的稿件。他給自己的通訊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注意獲得重大的獨家新聞,這也成為路透社在21世紀的今天仍能占據世界頂級通訊社翹楚位置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