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推銷的好口才能把商品賣給任何人(1 / 3)

推銷要具有口若懸河的口才,機敏思辨的大腦,步步為營的談判技巧,進退自如、張馳有度的方法,以成功的推銷口才來顯示自己非凡的才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你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他們。所以說“嘴上功夫是成交的前提”,一點都不誇張。

言談有“禮”是基本功

一般來說,推銷員都是比較“能說會道”的人,可是並不是所有“能說會道”的人都能成為優秀的推銷員。這是因為對推銷員的語言要求,不僅是“善談”,更主要的還要有“禮節”,言談的有禮與否往往就決定了推銷員的銷售業績,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

在推銷實務活動中,推銷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隻有彬彬有禮、言談有素,才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1)打招呼要注意禮節

推銷員見到顧客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顧客打招呼。一個恰到好處的問候,會給顧客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問候時,要注意根據顧客的身份、年齡等特征,使用不同的稱呼。另外,在向顧客打招呼時,還要注意和顧客在一起的其他人員,必要時須一一問候。因為這些人常常是顧客的親屬、朋友、同學或同事。

稱呼時要視客戶而定,但不能把客戶分為三六九等,應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都以溫和、禮貌、親切的語氣和態度進行交談。此外,稱呼客戶時要使用個性化的語言,如對老年客戶稱“大爺”或“大媽”,對中青年人可稱“先生”、“女士”或“小姐”,對少年兒童可稱呼“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這類用語,對外賓可稱“先生”、“夫人”、“太太”、“小姐”等等。

一位推銷員到一高檔居民區推銷產品,詢問一氣度儒雅的老人:“請問這位大媽,這裏的住戶都是幹什麼的?”這位老人慢慢悠悠地答道:“大媽老了,什麼也不知道啊!”

推銷員聽出了老人的不悅,但又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原來,這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生活的社區,慣於接受“老師”、“教授”的稱呼,“大媽”這個稱呼如何能讓她接受。所以,這次詢問的失敗歸咎於稱呼不當。總之,推銷員在與客戶交談時,都注意打招呼要文明、禮貌、恰當。要做到這一點,就請你務必記住,在打招呼時最好用上“請”和“謝謝”,因為這些詞語是人推銷中的禮貌金句。

(2)合理選擇交談的語言

如果客戶講方言,而你又正好熟悉他所講的方言,就可以適當用方言與客戶交談,這樣既能融洽氣氛,又能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增進雙方的感情;如果不熟悉客戶的方言,就用普通話交談,因為不地道的方言可能會在溝通中造成誤會;若是同時有多人在場,又並非所有的人都講同樣的方言,最好用普通話交流,千萬不要旁若無人地與其中某一位講方言,讓其他人不知所雲,頗覺尷尬。

另外,與客戶交談時還要注意使用通俗的語言,通俗易懂的語言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所以,推銷員在語言使用上要多用通俗化的語句,少用書麵化、專業化的語句。如果故意咬文嚼字或使用深奧的專業術語,會令客戶感到費解和不悅,這樣不僅不能與客戶順利溝通,還會在無形之中拉大你與客戶之間的距離。

(3)與客戶交談要注意分寸

與客戶交談時,有的推銷員說到高興時就忘乎所以,說話沒有了分寸。要知道,這不但不禮貌,還非常有損你的專業形象。切記,在交談中,下麵這些敏感的雷區是要小心避免的:

①當客戶談興正濃時,要傾心聆聽,不與客戶搶話,不打斷客戶。

②對於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硬充內行,以免說錯了貽笑大方。

③不可在客戶麵前談論他人的缺陷和隱私,或貶低自己的競爭對手。

④不可談論容易引起爭執的話題,以免與客戶產生衝突。

⑤說話時避免引用低級趣味的例子,以免令客戶感到尷尬,或覺得你沒風度。

推銷是說服的藝術,推銷員必須學會麵對不同的銷售場合和銷售對象,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說服。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推銷效果。

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說話本來是一件最簡單的事,但很多推銷員卻都因為說話不當而失去了客戶。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說話太多,或說話技巧不夠好,而是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或者是說了不該說的話。

推銷員們應該牢牢記住,下麵這樣幾種話是不能說的:

(1)包含批評的話語

一些推銷員,有時講話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傷了別人,自己還不覺得。比如說,見了客戶第一句話便說:“你家真難找!”“這件衣服不好看,一點都不適合你。”“這個茶真難喝。”這些脫口而出的話語裏包含批評。雖然你無心去批評指責客戶,但客戶聽來卻會感到不舒服。

人們常說,“好言一句三冬暖”,也就是說,人人都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人人都喜歡聽好話。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願意受人批評呢?推銷員每天都是與人打交道,讚美性話語應多說,但也要注意適量,否則,讓人有種虛偽造作、缺乏真誠之感。不要讓客戶有這樣的感覺。“你說那個推銷員,他那一套,嘴巴雖然甜得要命,可是都是假的,這推銷公司培訓出來的怎麼都是一個模式的人,耍嘴皮特行!”這種感覺無形中提醒我們,與客戶交談中的讚美性用語,要出自你的內心,不能不著邊際地胡亂讚美。

(2)別和客戶議論主觀性的話題

“幹什麼吆喝什麼”,與你推銷沒有什麼關係的話題,你最好不要參與議論,比如政治、宗教等從屬主觀意識,無論你說的是對是錯,這對於你的推銷都沒有什麼幫助。

一些推銷員,涉足這個行業時間不長,經驗不足,在與客戶的交往過程中,無法主控客戶話題的能力,往往是跟隨客戶一起去議論一些主觀性的議題,最後意見產生分歧,然後在某些問題上爭得麵紅脖子粗,但爭完之後,一個即將到手的保單就這麼告吹了。想想對這種主觀性的議題爭論,有何意義?所以,有經驗的老推銷員,在處理這類主觀性的議題中,起先會隨著客戶的觀點,一起展開一些議論,但議論中適時將話題引向推銷的產品上來。

(3)不要太過誇口

一些推銷員往往喜歡將自己的產品誇得天花亂墜,事實上這樣做是不好的。如果你誇大產品的功能,客戶在日後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終究會知道你所說的話是真是假。不能因為要達到一時的銷售業績,你就誇大產品的功能和價值,這勢必會埋下隱患,一旦糾紛產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其兩麵性,一麵是好的,一麵是不好的。作為推銷員理應站在客觀的角度,清晰地與客戶分析優與劣,幫助客戶“貨比三家”,才能讓客戶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產品。任何的欺騙和誇大其辭的謊言都是推銷的天敵,它會使你的事業短命。

(4)不說咄咄逼人的話

一些推銷員常常會說出一些攻擊性話題,事實上,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的攻擊詞句,都會造成準客戶的反感,因為你說的時候是站在個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是與你站在同一個角度,你表現得咄咄逼人,反而會適得其反,對推銷工作也隻能是有害無益。

(5)不要談論隱私

與客戶打交道,主要是要把握對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張口就大談特談對方的隱私問題,這也是推銷新人常犯的一個錯誤。有些推銷新人會說,我談的都是自己的隱私問題,這有什麼關係?就算你隻談自己的隱私問題,不去談論別人,試問你推心置腹地把你的婚姻、財產等情況和盤托出,能對你的銷售產生實質性的進展嗎?也許你還會說,如果我們與客戶不談這些,就直插主題,業務勢必難以開展,所以談談無妨,其實,談論隱私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不說,更浪費你的推銷商機。

(6)別用質疑的口氣問問題

在推銷的過程中,你很擔心客戶聽不懂你所說的一切,而不斷地質疑對方:“您明白嗎?”“您知道嗎?”“您明白我的意思嗎?”似乎以一種老師的口吻提出這些讓人反感的話題。從銷售心理學來講,一直質疑客戶的理解力,客戶會產生不滿感,這種方式往往讓客戶感覺得不到起碼的尊重,逆反心理也會隨之產生,可以說是推銷工作中的一大忌。

(7)枯燥的話題不要講太多

在推銷中有些枯燥性的話題,也許你不得不去講解給客戶聽,但這些話題可以說是人人都不愛聽,甚至是一聽就想打瞌睡。所以,如果一定要講,建議你將這類話語,講得簡單一些,可概括起來一帶而過。這樣,客戶聽了才不會產生倦意,如果有些相當重要的話語,非要跟你的客戶講清楚,那麼不要拚命去硬塞給他們,在你講解的過程中,換一種角度,找一些他們愛聽的小故事,小笑話來改變一下氣氛,然後再回到正題上來,也許這樣的效果會更佳。

綜合上述種種,作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你千萬要注意推銷語言,絕對不說客戶不愛聽的話,因為說話而傷害客戶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欲說先聽效果好

在推銷過程中,談話是在傳遞信息,聽話是在接受信息。作為推銷中的一方,在聽人談話時,並非隻是簡單地用耳朵就行,還要用心去理解,並積極地作出各種反應。

一般來說,在推銷的過程中,70%的時間是推銷員在講話,顧客隻用了30%的時間說話。這種做法有時雖然可以煽動顧客的關心和熱情,但卻不能激發顧客下決心時必須有的自信和理智。

一個對你的產品有興趣的顧客,在他覺得有充分的理由之前,他是不會輕易下決心或采取行動的。新的營銷技能,要訴諸於顧客的理智。於是,說話者和傾聽者的比率應該倒轉過來,顧客說話的時間變為70%,而推銷員在提供產品之前,一直當聽眾。

因為傾聽是了解顧客需求的第一步。聽顧客講出他們的購買意願是決定采取何種推銷手段的先決條件,有時聽比說還來得重要一些。傾聽顧客說話對推銷至少有下麵3個好處:

(1)傾聽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當你聚精會神地聽對方興高采烈談論的時候,顧客會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從而能夠拉近雙方的距離。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往往會使推銷出現柳暗花明的情況,因為傾聽本身就是對別人的尊重。

(2)傾聽的同時才會有思考的空間

推銷員在傾聽對方談話會注意客戶的喜好與需求,倘若對方有不太了解的地方,再仔細地分析進行商談才不會功敗垂成。通常客戶在商談的每個階段,一定有許多想詢問的事包括商品的性能、顏色、尺寸、花樣、價格、付款方式等等。推銷員可以利用在一旁傾聽的同時,考慮應如何向他們進行說明,以及如何應付顧客對產品的異議,以便增加成交的幾率。

(3)找到顧客困難點

麵對麵銷售時最令人泄氣的問題,莫過於顧客冷淡的反應與不屑的眼光,這對推銷員的信心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打擊。許多顧客在問答之中隻會應付式地說幾句客套話,這是因為擔心說出他的需求後,會被推銷員逮住機會而無法脫逃,所以顧客會在與推銷員應對時盡可能地采用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的策略來拖延。要去除這種困擾隻有想辦法讓顧客說,並且在詢問的過程中,令他務必說出心中的想法及核心的問題,才能找到銷售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