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良好的語言溝通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應該懂得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講究在不同的場合的說話技巧,不要隻為一時之快,直言不諱,而觸及了領導或同事的傷痛,使他們不愉快,麵子上過不去,招他們的忌恨或厭惡。其次應針對不同場合運用不同的說話技巧,可使自己博得上司與同事的好感與接納,為自己創造融洽和諧的關係氛圍,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工作場所要講究說話水準
誠懇坦白是領導待人接物的最好方式,建立一種互相信任的上下級關係對你今後的事業助益極大。除了身先士卒地帶頭創業,領導的另一含義就是管理。在管理中免不了要與下級打交道。
由於領導所處的地位、職能,說話的分量與影響力與一般人不同,同樣一句話從領導口中說出就更具權威性與信任感,這就要求領導無論說什麼話都要把握分寸。否則,講話隨意,甚至信口開河,都會有損於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影響工作的順利進展。
比如某單位長期虧損,一位新領導上任時未對本單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更沒有製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就當眾表態說:“要在半年內解決群眾的福利和住房問題,並且扭虧為盈。”但由於包袱的沉重,盡管他使出了渾身解數,一年內仍無起色。承諾變成了空話,領導威信一落千丈。所以說,有大氣魄並不能解決問題,能自己有回旋餘地,才能顯出領導的說話水平。
果斷和權威是領導主體意識的核心,也就是指上級應感到自己的話具有“拍板”、“定調”的味道。如果下級與上級談了一小時的話,上級都沒有說出一句決策性的話,那這場交談將沒有結果。這樣的交談,不能滿足下級的期待。
在談話時,上級應讓下級充分地把意見、態度都表明,然後再說話。這樣,主動權在自己,可以從聽下屬的彙報中選擇弱點追問下去,以幫助對方認識問題,再談自己的看法,這樣對方易於接受。如果在沒有掌握全部事實的情況下,沒有經過深度思考就說出自己的意見,不一定能說準,有時還會遇到些不必要的尷尬。因此,讓對方先講,自己思考問題,最後決斷,後發製人,更能有利於表現領導的說話水平。
領導必須維護自己的威信,因為一個沒有主見、被人左右的領導無法得到下屬的尊敬與服從。但這並不表示領導要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好的領導在與下屬交談時,應擺出兼收並蓄、取長補短、互相切磋、求同存異的姿態。碰到情況不是忙於下結論,忙於批駁對方,而是以這樣的話語談出看法,如“你的意見很好,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會怎麼樣?比如……”“我的想法和你不同,咱們交換一下好嗎?”“嗯,讓我考慮一下,明天咱們再談。”這樣的話語姿態低調,但主導性同樣很強,易於被部下接受。
當然,作為上級在與下級溝通時,還應注意對下級的尊重,談話時切忌盛氣淩人,批評時切忌冷嘲熱諷,有錯時切忌回避粉飾,有功時切忌自我炫耀。
身為同事,地位相等,談話中就更不可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樣子。如不同意同事的意見,可闡述理由,正麵論述,切不可語帶譏諷,好為人師。如有人常愛說“真奇怪,你怎麼會有這樣無聊的想法”,“你好好聽著,這件事應該這樣去做!”這樣的話語常表達出對他人智能的懷疑與譏諷,會傷害他人感情,難以贏得合作。
說話要注意自己語言的節奏感,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的人在說話的時候語速相當快,就像在爆豆子一樣,往往他自己說完以後,別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麼。話說得慢一些,聲音響亮一些,你會發現,人們會更加注意地傾聽你說話,而且他們會感覺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從內心深處說出來的,是經過你慎重考慮後才說出來的,人們會認為你在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其實,言語並不見得比寫文章容易,文章寫得不好還可以修改,而一句話說出來了,要想修改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也常感覺到,即使同一個意思,甚至同一句話,會說話的人,能使你眉飛色舞,不會說話的人,則使你頭昏腦漲。
工作中會遇到許多需要相互協同完成的事,這時,不要自作主張,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他們在實施行動中的配合。如常說“這件事,你們看怎麼辦好?”“大家看這樣做行不行?”以確定今後的行動不使他人為難。遇事常與同事商量,不自傲,不自卑,相互尊重,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事間隨時都可能產生矛盾,或意見相左。這時,應當麵把自己的意見談出來謀求相互的了解和協作,不可背後散布消息,互相攻擊。在當麵交談時,語調要平和,不要用詞尖刻,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不做人身攻擊。當麵交換意見,這有利於相互了解,才能得到尊重。
人與人的交談,有時是一種禮貌的表示,不見得有什麼重要的事要商量,有什麼意見要交換。這時,可以用平常而無害的話題來聯絡感情。如談談近期的氣候,談談旅遊,談談市場菜價等。這些話題不直接指向某人,不觸及“雷區”,一般來說,禮貌性的閑聊是適宜的話題。
如何向上級彙報工作
向上級進行彙報,是報告的一種形式。彙報前,應進行充分的準備,切忌不要囉裏囉嗦地彙報。如果沒有彙報前的準備,就無法做到有組織地敘述,有重點地表達,有邏輯地推論。這樣就會影響彙報水平以及領導對你個人工作能力的評價。
有效的彙報除了講明情況外,盡量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最好能對一個問題提出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供領導參考。這樣的工作作風是有效的,對領導的工作是有幫助的。
上級與下級之間,不可能總是水乳交融。與上級觀點不一致時,應著重正麵闡述自己的觀點,必要時甚至可以堅持己見,但盡量不要對上級的意見進行指責或攻擊,因為上級在下級麵前希望保持尊嚴與權威,當麵反駁極易造成衝突。你可以說:“這件事我是這樣看……”“我認為我的看法是正確的,希望領導考慮”等,但不可說“你的說法不符合下麵的情況,根本就不管用”,更不可說“你們當官的和我們老百姓就是想不到一塊兒”。現代社會組織中真正的團結合作,有賴於傳統的對對方的尊重,尤其是上級,更需要這份上下有別的尊嚴。和上級相處,最重要的是時時處處維護上級的尊嚴。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上級理虧時,給他留個台階下。不要凡事非要與上級爭個孰是孰非,上級並不總是正確的,但上級又希望自己都正確,得讓人處且讓人,給上級個台階下,維護上級的尊嚴,對自己是大有好處的。
(2)上級有錯時,不要當眾糾正。如果錯誤不明顯,其他人也沒發現,你不妨“裝聾作啞”。如果上級的錯誤明顯,影響頗大,確有糾正的必要,最好尋找一種能使上級意識到而不讓其他人發現的方式糾正,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一聲咳嗽都可能解決問題。
(3)不衝撞上級的喜好和忌諱。喜好和忌諱是多年養成的心理和習慣,不尊重,就會被上級認為不尊重他,冒犯他的尊嚴。
(4)關鍵時刻給上級爭回麵子,贏得尊嚴。會取悅上級的下屬,在一些關鍵時候、露臉時刻給上級爭麵子,給上級錦上添花,從而取得上級的賞識。
(5)藏匿鋒芒,不讓上級感到不如你。能幹明智的下屬,為了不傷上級的麵子,應盡力收斂鋒芒,以免刺激上級那固執的自尊。
據說有一次秦始皇異想天開,要修一座世界之最的禦花園。他設想,這花園西起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至函關(今河南省靈寶縣),橫跨整個關中平原,其中多蓋亭台樓閣,廣種奇花異草,供他遊玩消遣。滿朝大臣麵對這一荒唐的計劃,隻有目瞪口呆,卻找不出阻止的辦法,隻有優旃興衝衝地來叩見秦始皇了。他滿臉高興地對秦始皇說:
“聽說陛下要修一座大花園,那真是太好了!不過我還有個小小的建議,希望您在園中最好再盡量多畜養各種飛禽走獸,特別是要多養麋鹿,一旦有反叛從東方來侵犯您的時候,您讓這些麋鹿去頂他們就行了。”
秦始皇想了想,覺得他的話蠻有道理,就丟開了這個念頭。
秦始皇死了以後,秦二世繼位,這位君主也和他的前輩有同樣異想天開的特異功能,有一次他居然想到要用油漆把長城塗刷一遍。麵對這樣一個難題,又是優旃出來講話了,他恭恭敬敬地對秦二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