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的口才藝術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考驗:
首先,閱曆、知識、氣質等是影響應變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閱曆豐富、知識淵博、智慧高並且具有虛懷若穀、從容鎮定氣質的人,反應更敏捷,對付突然情況的反應更快,能在會話中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局麵。
其次,思維方式也影響人的應變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培養應變能力首先要著眼於思維訓練。古人說的“慧於心秀於口”,就是這個意思。人隻要加強思維訓練,就能使自己在語言感受的敏銳性、思維的敏捷性、判斷的準確性、表達的即時性等方麵前進一步。
在人際交往中,各種意外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掌握了上述技巧,然後針對不同情況靈活運用,就能收到奇效。
機智地運用設問的技巧
好的口才離不開“問”的藝術。在人際交談中,不同的語氣表達著不同的語義,靈活運用問句的各種形式,可以使談話變得非常有趣,也可使自己應對種種談話危機,從而輕鬆化解。善於運用置問這項技巧,可從以下3個方麵著手。
(1)用問句開始話題
①見麵時的寒暄
大家一見麵,先要寒暄一下,問候一聲,表現出自己對他人的關心,將溫暖送給對方,為我們開始下麵的談話起到鋪墊作用。這時常見的問句可以問候對方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麵。比如:“吃飯了嗎”、“生活還不錯吧”、“工作還忙嗎”、“氣色不錯,有什麼高興事吧”等等。問句一般要簡潔、質樸,不要過於華麗、繁瑣。要記住,這時候,我們向他人問話,雖然用的是一般疑問句,但並不渴望對方作出什麼詳細回答,對方可以隻是附和一下。這樣的問話還要真誠一點,不要油嘴滑舌。比如,如果每次寒暄都這樣說:“吃飯了嗎?要是沒有,我請你。”這就讓對方感到為難,如果接受你的邀請,確非願意;如果不接受你的邀請,又順了你一個人情。因此,寒暄時,語言一定要簡潔、質樸,態度要真誠、懇切。
②誘導對方講話
在談話時,如果對方保持沉默,或者不善於言談,我們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誘導對方講話。這時可以就時下人們都關心的事情問對方,如政府剛剛頒布的某項政策,本地區剛剛發生的一件大事等等。可以就對方感興趣的事問對方,比如對方如果是做經濟管理的,我們可以向他請教有關經濟方麵的問題;如果對方是做園藝的,我們可以向他請教如何栽花種草的問題;如果大家正在談論某個話題,可以詢問對方對這個話題的看法,比如大家都在談如何看待中學生教育的問題,可以讓對方發表自己的觀點等等。這類話題主要目的是誘導對方講話,因此,一定要讓對方有話可說。
③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在談話時,如果意識到對方對我們的談話顯得很懶散,我們可以用問題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這種方法在教學中經常被老師巧妙地運用,比如上課時老師發現同學們因為教室外的事,注意力不集中,就故意停頓一下,再問同學們:“剛才說到哪兒了?”同學們就會提醒老師,在這一問一答中,同學們的注意力就會回到課堂上。利用問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在日常談話中是常見的事,形式上也多種多樣。
比如:在大家都不在意的時候,我們就身邊的事好奇地發問:“這是什麼?”其他人肯定會被我們的發問吸引過來。
(2)用問句試探對方
①請求對方幫助
當我們要請求對方幫助時,語氣要婉轉一些,不能像命令似的,比如說:“來,幫一下忙吧!”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裏很感激,如果對方能幫忙的話。但是生硬的語氣會讓對方厭惡,也許最後也還是幫了忙,但對方心裏卻極不情願。我們可以用問句的形式委婉地說,比如:“這個箱子太重,你能幫我一下嗎”、“周末我有事不能上班,你能幫我代一天嗎”、“如果明天你能來參加宴會就好了,你能來嗎?”同樣的一個意思,用問句說出來,語氣要委婉得多。帶有商量的語氣,會讓對方樂意接受,同時,也給對方有回旋的餘地。假如對方真的有事,不能幫忙,也能給對方一個脫身的機會。如果你直接說:“周末我有事不能上班,你來幫我代一天吧!”這樣的話,如果對方要脫身,就會覺得駁你的麵子很為難。
②從對方那裏了解更多的信息
當我們需要從對方那裏了解更多信息的時候,問句幫了我們的忙。這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采用恰當的形式。這樣的問句常常有明顯的疑問詞,如“在哪兒”、“誰”、“什麼時候”。比如在我們裝修房屋時,可以問裝修商:“您能否說明一下,我們裝修材料的質量如何?你們什麼時候能完工?”然後,再通過詢問的方式了解一下市場行情,收集信息,最後做出決定。當對方拖延完工時,我們可以問:“請您告訴我,為什麼不能按時完工?”可以說問句的形式,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從對方那裏獲得信息,隻是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目的,表達方式有別罷了。
③勸說他人
誘導設問。當要勸說他人的時候,可以采用提問的方法,先從外圍談起,聲東擊西,在對方不經意之中,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設問。當我們要勸說某人聽取自己的意見時,可以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發問。當聽者感受到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時,就會斟酌我們的意思。
迂回反問。反問句語氣非常強,因此,如果要用反問句來勸說他人,一定要講究策略,不要直接反問對方,可用迂回反問的方法,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3)用問句作答
①用問句延緩回答
當我們被他人緊緊追問時,或者是對別人問的問題,一時還不知道如何回答時,我們需要時間來緩解一下。我們可采用問句的形式,一邊延緩回答,一邊思索對策。比如,當我們被對方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弄得應接不暇之時,我們可以說:“請把你的話再說一遍好嗎?我沒聽清楚。”這樣來一下停頓。我們還可以要求對方:“你能說慢一點嗎?”以獲得更多的時間調整自己。如果對方問的問題,我們還沒想清楚如何回答,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個問題,我暫時還不能回答,你可以等一等嗎?”如果對方已把自己的觀點講得很清楚,我們一時不知道是同意好,還是不同意好,可以這樣回答:“是嗎?原來是這樣?”用這樣的問句先附和對方。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是不會深究的,我們這樣附和一下,也就過去了。
②問倒對方
在話題遇到爭論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問倒對方,對方會因一時答不上來而陣腳慌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③反問作答
反問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最主要的特點是正話反說。用肯定形式表達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達肯定意思,這種表達效果能起到強調作用,使表達的意思更為明確有力,同時還有一種令人無法辯駁的勢頭,語氣逼人。反問在談話時用得好,更能增強自己的說服力。
反問回擊對方。有時候,我們受到惡意攻擊,如果要給對方講道理,對方做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根本不容你講道理,倒不如來個反問法,用對方說出的話,正好給我們找到一個還擊的好機會。
反問諷刺對方。這種方法諷刺犀利,令對方無法躲藏。
讓對方回答。當別人提的問題我們從正麵回答,顯得語氣不夠強烈時,可以采用反問的方式,讓對方在我們的反問之中自己去回答。這樣回答的力度,勝過長篇大論。
為人處世,應當不恥下問。隻要善於運用問的藝術,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借題發揮,巧妙地反擊對手
辯論場上局麵時刻變化,難以捉摸,在雙方的辯論過程中,對方難免存在漏洞,如能及時抓住,采用適當的反詰方式巧妙反擊,將輕鬆獲勝。
具體說來,反詰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1)肯定式反詰
肯定式反詰就是不直接回答,而是以反問的形式,肯定或強調自己的觀點。通常,這樣比直截了當地說出己方觀點更有力量。
(2)否定式反詰
否定式反詰就是用反問的形式,否定對方的觀點。這樣既增強了自己的語勢,更使辯論語言不顯得過分呆板。
(3)強擊式反詰
強擊式反詰就是反問的語氣堅決強硬,攻擊力強,適用於敵我雙方在原則性問題上,不容許有絲毫的軟弱與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