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15日深夜,德意誌帝國國會大廈。元首在政治局委員們的簇擁下走上主席台。大廳裏沸騰了,滿會場的人都站起來向他致納粹禮,大廳裏充斥著叢林般密集的手臂。萬歲聲差一點把屋頂掀起。
李德站在主席台上,雙手不住地往下按壓,直到胳臂又酸又痛時,喧天呼喊聲音才漸漸平息下來。
李德開始用平緩的語調講述帝國在東方的最新成就。德國軍隊勇猛精進,正從勝利走向勝利:從北到南:迪特爾的偏師業已抵達白海,切斷了摩爾曼斯克與蘇聯內地的聯係;赫普納的第4坦克軍團盡管受到重創,還是吸引了蘇聯阿爾漢格爾斯克和西北兩個方麵軍;中央集團軍群堅守在離莫斯科一百公裏的遠接近地;斯大林格勒已經陷於德軍之手,伏爾加下遊到裏海北部悉數被德軍攻占,蘇聯黑海艦隊已成甕中之鱉。
戰績繼續滾滾而來:馬爾他島成為德國和意大利的旅遊勝地,整個非洲北部,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到埃及均成為第三帝國及其盟友的勢力範圍;德軍進入中東,在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早已不見了身穿卡其布、頭戴紅箍大蓋帽、穿著褲衩的英軍軍官,德意誌帝國的戰士們正在那裏傳播歐洲文明。
元首右手指著天空高聲喊道:“要不了多久,在中東的德軍第五坦克軍團與高加索的德軍將要在外高加索勝利會師。與我們德意誌民族的偉大事業相比,亞曆山大、鐵木真、凱撒、拿破侖簡直是小菜一碟,因為從來沒有一支軍隊即將實現洲際會師。也就是說,從中東北上的德軍即將與自高加索南下的德軍會師。我深信,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曆史性時刻馬上就要來臨了。”
大廳裏群情激昂,熱血沸騰。議員們高呼“希特勒萬歲。”就連最保守的議員們也揮舞著手臂高喊“德意誌萬歲。”好多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一些亢奮過頭的婦女議員凳子上留下了大片尿液。
元首並沒有忘記今晚的主題。持續不斷的歡呼聲到了讓他插不上話的地步,迫使議長裏賓特洛甫聲嘶力竭地讓大家安靜。
接下來李德闡述了帝國的東方政策。他正確地指出,蘇聯在政治上有致命的弱點,可惜以前帝國沒有利用它的軟肋,相反,黨衛軍的所作所為還幫助敵人鞏固其統治。但是今年以來,帝國在東方政策上改弦更張,贏得了占領區的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多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靈驗過。”他擺出哲人的姿態淳淳教導一番後,扮演農產量調查隊的角色:
“1940年全蘇穀類作物總產量為9550萬噸,1941年降至8620萬噸,其中德占區4100萬噸。今年,因為包產到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產量調查顯示,這些地區的產量將會達到6755萬噸。我在霍爾姆做過實地考察,同樣的一塊地,1941年穀類作物每公頃收獲8.6公擔(1公擔=100公斤),今年農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加強了田間管理,產量預計上升到每公頃13.2公擔。
這樣的話題很難產生轟動效應,因而台下一片寂靜,大家眼巴巴地望著自我陶醉的元首。元首說了半天,才切入主題:“同誌們,政策和策略是我們勝利的保證。我不可更改的奮鬥目標是為德意誌民族奪取東方的土地。現在,這個目標即將實現。經政治局會議反複討論,最後確定以土地換和平,,將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麵積的百分之十土地劃給德國,也就是說,帝國將擁有22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掌聲響起來了,但並不熱烈,一些人還沒反應過來,一些人還沒明白:不是說俄國是德國的殖民地嗎,怎麼又出來個百分之十?
李德發現了大家的情緒,伸出兩根手指頭大聲喊叫:“德國領土將會增加22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1939年德國疆土的好幾倍。歐洲麵積1016萬平方公裏,我們在東方等於有了五分之一的歐洲。”
這下再愚笨的人都明白了,帝國領土成倍增長了。這是空前絕後的成就。
“這是真正的德意誌帝國、偉大的德意誌帝國。”元首聲撕力竭地尖叫。喧囂聲再起。
接下來德國元首像為自己辯護一般,將德國消化東方的計劃托盤而出,讓國會批準。這個計劃的要旨是:德國分成六個部分:以1939年德國本土為重點,向東輻射出五個大區:
原東普魯士變成西普魯士。
北普魯士:波蘭西北部、波羅的海三國東部、白俄羅斯西部的波羅茨科、俄羅斯列寧格勒州、卡累利阿至摩爾曼斯克。
中普魯士:波蘭東南、烏克蘭靠海的狹長地區到克裏木半島。
東普魯士:計劃以伏爾加下遊為重點組建東普魯士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