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為了趕時間,這位經理連闖了幾個紅燈,最後在一個路口被警察攔了下來,給他開了罰單。這樣一來,他上班遲到了。到了辦公室之後,這位經理有如吃了火藥一般,看到桌上放著幾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書寄出的信件,經理更是生氣,把秘書叫了進來,劈頭就是一陣痛罵。秘書被罵得有些莫名其妙,拿著未寄出的信件,走到總機小姐的座位旁,照樣一陣狠批,責怪總機小姐昨天沒有提醒她寄信。總機小姐被罵得心情惡劣之至,便找來公司內職位最低的清潔工,借題發揮,對清潔工的工作,沒頭沒腦地又是一連串聲色俱厲的指責。清潔工沒有人可以再罵下去,她隻得憋著一肚子悶氣。下班回到家,清潔工見到讀小學的兒子趴在地上看電視,衣服、書包、零食丟得滿地都是,當下逮住機會,便把兒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頓。兒子電視也看不成了,憤憤地回到自己的臥室,見到家裏那隻大懶貓正盤踞在房門口,兒子一時怒由心中起,惡向膽邊生,狠狠地踢了一腳,把貓給踢得遠遠的。無故遭殃的貓呢?隻能用疑惑和恐懼麵對主人沒有來由的怒火。
情緒的控製,有待智慧的提升。其實人隻要肯換個想法,調整一下態度,或者移轉一下視角,就能讓自己擁有新的心境。隻要我們肯稍作改變,就能拋開壞心情,迎接新的環境。不應把壞情緒肆意發泄,不僅破壞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影響了與他人的關係。
控製自己的憤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心中永遠存在著理智與感情的鬥爭。如同所有的習慣一樣,控製衝動也是一種經過訓練而得到的能力。要具備這種能力,有兩個基本方法:第一,你必須不斷地分析你的行動可能帶來的長期後果。第二,你必須不屈不撓地按照符合你的最大利益的決定行動。我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隻停留在問題的表麵,我們必須學習“轉念”、“少點怨,多點包容”、“多灑香水、少吐苦水”,讓負麵的思緒遠離。
隻有放下包袱,好好審視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實,然後勇敢麵對它並設法解決它;對於那些垃圾,那些給自己製造困擾的想法,就要狠下心來,把它拋開。這樣,就能應付自如,給自己帶來好心情和清醒的頭腦。
職場箴言:情緒的控製,有待智慧的提升。在工作中,遠離負麵情緒,才能減少困擾,使工作更加專注。
努力適應,職場才能如魚得水
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是微軟公司最重要的兩個人。他們都是適應力很強的人,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角色和工作方式。他們都在不斷地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例如,比爾·蓋茨在講演失敗後,拜師學習演講技巧;2000年,為了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比爾·蓋茨將首席執行官一職交給了史蒂夫·鮑爾默;設立7大商業部門後,史蒂夫·鮑爾默從拉拉隊隊長轉型成為幕後的教練……這些都是微軟公司的員工所津津樂道的。
適應能力對於每個渴望獲得成功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適應能力都沒有,恐怕會連生存都出現問題,更不要說其他了。
比如,一群人同時到一家公司工作,他們的能力相當,那些最先適應新環境的人,最容易得到提拔。
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我們應該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改變自己,而不是逆來順受。很多人錯誤地以為,逆來順受就是對環境的適應,這是錯誤的想法。對環境適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而逆來順受隻會讓你成為弱者。
當環境改變,尤其是向壞的方麵變化的時候,一方麵,我們不能逆來順受,當做什麼也沒發生;另一方麵我們也不能怨天尤人,讓失望與憤怒衝昏頭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樂觀的精神,不斷去適應新崗位、新環境,麵對新的機遇,在變化中尋找走向成功的機會。
卡加隆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某區域經理。正當他事業上一帆風順、業績蒸蒸日上之際,公司開始大規模裁員,將近1/3的人被解聘。他雖然幸運地保住了飯碗,但丟掉了經理的職位。卡加隆痛苦了一段時間,他甚至考慮過轉行做飲食方麵的生意。值得慶幸的是,最後他沒有被環境變化導致的挫折所壓倒。降級後的他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逐漸適應了新環境,沒有消沉下去,更加努力地工作。幾個月後,他重新被提升為該地區的銷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