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看到這個試題以後就開始犯難了,因為這些舉人基本上是宅在家裏念著之乎者也,誦讀儒家經典,豪筆一揮就是模範的八股文,可謂是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典型的宅男,他們就是是政治白癡而已,沒有什麼長遠眼光和建設性思想。
他們自小受著儒家思想的熏陶,心裏深處就沒有以民為本的思想,所以大多是選擇削藩的題目,因為他們對於那個引清入關的漢奸吳三桂更是嗤之以鼻,所以大都是想借皇上之手除掉他,以此來大塊人心,雖然他們都是這麼想的,但文人那種懦弱的性格和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怕皇上這是在試探他們。如若皇上不削藩,有朝一日吳狗知道,那他們可就危險了,於是口是心非的保持中立的觀點, 即使文體不限,但他們仍用時下流行的八股文,因為他們都是保守之輩,所以誰也不敢踏出這一步,並且都抱著僥幸的心理。
但是看到題目的黃宗羲的顧炎武心中為之一振,與眾考生背道相馳。這命題可不就是自己這些年來致力實踐的思想嗎,所以兩人略一思考,文由心中來,由民本的思想為切入點,娓娓道來。
在另一考棚中的湯斌卻犯難了,這題目立意新奇,都是一些敏感的政治問題,他揣摩不透聖上的心思,雖說他是程朱理學的狂熱發燒友,但是也經常和顧炎武,黃宗羲一起談文論詩,所以或多或少的也受他們的影響,他也不是泛泛之輩,但是湯斌思付再三,還是和其他舉人一樣選擇的保守的中立態度。
很快,會考結束,舉人們聳拉著腦袋出了貢院,心裏都在抱怨這次的會考。
“梨州兄,忠清兄,看你們高興的樣子,這次應該可以中了吧。”湯斌雖然知道這正是他們所追求的,但是,仍有一絲僥幸,或許皇上隻是試探試探,並不采用呢?
“孔伯兄,此言差矣,中與不中,我等並不在意,隻是想向皇上傳達我等的意思而已。”顧炎武卻毫不在意的說道,是的,他們此行的目的不為求官,隻為能接觸到皇上身邊的那位淵博的學者而已。
“嗬嗬……”湯斌不禁語塞,心裏卻暗自鄙夷,裝什麼清高啊,自隋唐以來,科舉是文人做官的一塊敲門磚,你不為求官,你來湊什麼熱鬧啊!但還是附和的笑道。
……
就在科舉會考結束的同時,武舉也基本上接近尾聲了,武狀元竟然是叫謝放,不過林子雲倒也不以為然,或許這隻是同名同姓而已,因為曆史上並沒有謝放這一號人物。
科舉會考結束以後,林子雲卻開始忙碌了,他命閱卷官員隻要是選擇民生和提議削藩的考卷一律送到南書房,自己來親閱。
很快這方麵的考卷就被送到了林子雲的手中,本以為應該會有許多考生選擇他關心的方麵,但是送來的卻隻有寥寥數十份而已,林子雲倒是心裏一樂,因為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如若是上百份,那估計自己今晚哪也別去了。
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林子雲就篩選出了圍繞民生中心和削藩的幾分考卷,開始細細品酌起來,因為考生的姓名被封住,林子雲也懶得去拆開看是誰的大作,所以也不知道是寫的這樣倒是有些期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