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少腹逐瘀湯
(處方)小茴10克,靈脂10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赤苟12克,桃仁10克,香附10克,艾葉10克,肉桂3克,沒藥5克。
加減:輸卵管有積水者加茯苳皮、腹皮、木通;輸卵管閎鎖、粘連者加京三棱、莪術、王不留行;輸卵管炎症,附件增厚,壓痛者加地丁、蒲公英、川楝或敗醬草。
(用法)湯劑,每日1劑煎分2次溫服,療程為半年。(療效)經治50例,臨床治愈43例,已生育者22例,妊娠率為44%。
(資料來源)湖南醫藥雜誌,1983,4。按:輸卵管阻塞絕大部分是由炎症所致。故治以活血祛瘀、止痛,調衝任,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其藥物機刺,活血化瘀的藥能改善輸卵管局部血液流變學和微循環,從而使局部炎症吸收,粘連鬆解,並恢複原來的組織結構形態。使輸卵管通暢,病人生育能力得以恢複。(方名)通卵受孕種育丹
(處方)當歸、炒蒲黃、荔枝核、幹薑、川芎、元胡、赤芍、官桂、炒茴香各常量。
加減:錢氏臨床應用時,常去薑、桂、茴,加青皮、鬱金、丹皮、香附。另外體胖之人,多濕多痰,加白術、茯苓、車前子、益母草;經來少腹刺痛,有瘀血者加乳香、沒藥、山甲、王不留行,平時多帶者加土茯苓、檳榔、苡仁;經來少腹覺冷者加重薑、桂、茴的用量。(用法)湯劑,每月服藥15-20劑。(療效)共治療輸卵管不通37例,堅持治療的32例已孕,產25例,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7?11。按:輸卵管不通因肝鬱氣滯、胞脈不通或素體肥胖痰濕內阻所致。臨床上患者常見精神抑鬱,少腹隱痛,觸有包塊,月經浬滯不暢,多挾血塊等,通卵受孕種育丹由佛手散、失笑散合導氣湯加減組成。方中當歸活血養血、調經止痛;元胡、川芎、赤芍、蒲黃、五靈』旨、荔枝核均為散瘀活血行滯之品;官桂、小茴可溫經散寒。如能靈活化裁,常可收顯箸療效。
(方名)通管湯、通管1號方、婦透1號方
(處方)通管湯:當歸9克,熟地9克,赤白芍各9克,
川芎9克,桃仁12克,薏苡仁12克,紅花12克,海螵蛸20克,生茜草9克,製香附12克,路路通15克,石菖蒲9克,皂角刺9克,敗醬草15克,紅藤15克。
通管1號方:熟地9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菟絲子15克,仙靈脾9克,肉蓯蓉9克,鹿角霜9克,製香附12克,敗醬草15克。
婦透1號方:桃仁500克,阜角刺750克,敗醬草750克。臨床可隨證加減。
(用法)卵泡期:用通管湯,每日1劑。排卵黃體期:用通管1號方,每日1劑,服至行經。於經淨第三日起,用婦透1號方,每日1次,連續10日,一般連用3個周期,如治療後有不規則出血或月經失調,可暫停。
(療效)經治療40例輸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患者,治療時間在半年內者共19例,其中13例妊娠,半年內治愈率為68.4%。
(資料來源)中醫雜誌,1985,8。按:“通管湯”中選用海螵蛸、生茜草這一藥對。原出自《素問、腹中論》“四烏賊骨一璩茹丸”,曾有人認為,此方可治輸卵管狹窄。二藥具有收澀止血,活血消積的雙重作用。使用時,究竟哪種藥性占主導地位,取決於整個方藥的配伍及疾病本身的性質。此病病機乃氣滯血瘀,而“通管湯”由大隊理氣通絡,活血化瘀藥物配伍組成,因而可用其軟堅活血之性,協同它藥疏通瘀阻。(方名)化疲通塞湯
(處方)當歸、白芍、苡仁、熟地各12克,紅藤、菟絲子各20克,丹皮、山甲片各15克,紅花、地鱉蟲、皂刺、路路通各10克,桃仁6克。
(用法)於月經來潮後第5天開始服用,如月經未淨可推遲到經淨服用。連服巧劑,3月為1療程。以3個療程為限。
(療效)經治63例,佔例妊娠,治愈率為7、4%。(資料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1989,120按:輸卵管阻塞在中醫認為以瘀為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所以筆者自擬化瘀通塞湯以治之,方中當歸、白芍柔肝養肝,補血活血調經,熟地、菟絲子、肉灰蓉補腎填精,調和衝任6兩組配用,補肝腎,充精血,通任脈,盛太衝,為兩精相搏,攝精成孕打下基礎。薏仁、丹皮、紅藤不取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而且薏仁更能除濕。桃仁、紅花、皂角刺、路路通穿經通絡,化瘀散結,性猛力強。炮山甲、土鱉蟲為血中有情之品,入血引經,破血行瘀,搜刮攻竄,更妙於靜中寓動,斡旋氣機,免生窒滯。諸藥為伍,共奏滋養肝腎,調補衝任,化瘀散結,穿經行絡,攻邪不傷正。
(處方)丹參12克,赤芍8克,紅花10克,桃仁6克,熟地10克,山藥10克,澤蘭10克,製香附6克,王不留行10克,穿山甲8克,路路通10克。
若腎陰虛加二至丸、菟絲子;腎陽虛加仙靈脾、仙茅、巴戟天;寒象明顯者再加艾葉、官桂;氣虛加黃芪、黨參、茯苓;血虛加當歸、黨參、川芎;痰濕偏勝加蒼術、製半夏、茯苓;熱毒偏勝加銀花、公英、地丁。
(用法)月經周斯第五天起連續服中藥5劑,再於月經後半周期連續服中藥5劑,連續用上述服法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一般用1個療程。
(療效)治療60例,經治後受孕46例。
(資料來源)河北中醫,1989,16按:慢性輸卵管炎,多由流產(包括操作引起)、產後'感染、經期不潔所致。慢性輸卵管炎引起的不孕,多為繼發性不孕。
在月經周期第5天起連續服中藥5劑,是因月經剛淨,子宮和輸卵管內膜抵抗力弱,在輸卵管治療性通水的基礎上(按常規用藥液液量20毫升,其中包括慶大黴素8萬單位,地塞米鬆215毫克或再加2-糜蛋白酶1萬單位,生理鹽水20毫升),此時服藥對炎症的粘連鬆解吸收更為有利。再於月經後半周期連續服中藥5劑,活血破瘀,更促進炎症吸收,故能取得較好效果,與西藥對照組(抗生素、胎盤組織液,糜蛋白酶注射,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神燈,激光及輸卵管治療性通水等)22例,受孕9例,受孕率40,9%比較,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所以楊氏認為,治療慢性輸卵管炎引起的不孕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比單純用西醫療法為好。
(處方)甲方:杭白芍30克,海螵蛸、茜草根、製香附各15克,路路通、留行子、莪術、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地鱉蟲、川楝子各10克,小茴香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