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河北中醫,1987,5。按,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不孕症,以西醫的宮頸粘液檢查,基礎體溫測定及輸卵管通暢試驗,診刮宮內膜檢查等作指導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對子宮發育不良和功血,月經紊亂等有顯著療效。
祖國醫學認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是腎虛。中藥周期療法又補腎為主,促其卵泡發育;在補腎的基礎上,活血化瘀以改善循環和微循環,增加血流量,提高排卵率。
(處方)當歸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菟單子15克,枸杞子10克,山藥25克,黃芪35克。
(用法)服藥從經斯一周開始,直至月經來潮時止,為一療程。服藥期間注意精神放鬆,飲食起居規律,節製性生活。服藥最長時間為5個療程,最短3個療程。(療效)經治21例,受孕19例。(資料來源)黑龍江中醫藥,1989,按:閉經或功血而至不孕者,臨床表現往往有腎陰虛或腎陽虛,因腎陰為生命之本,腎陽為元氣之根,故采用補腎、活血調經法,能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促進排卵,從而提高受孕率。
(方名)清脣滋腎湯加減、溫胞飲加減(處方)
骨蒸夜熱不孕(單相迠礎體溫偏高:清骨滋腎湯加減: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粉沙參10克,麥冬10克,玄參15克,石斛15克,五味子6克,炒白術10克。
宮寒不孕(單相偏低")溫胞飲加減:炒白術30克,巴戟肉12克(黨參10克,懷山藥10克,芡實10克,附子3克,杜仲10克,菟絲子10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
單相基礎體溫偏髙型,荃線在36.5.0以上。
(療效)經治40例,治愈率卵.5%。(資料來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6,30按-骨蒸夜熱不孕:滋腎中之水,泄骨中之熱。宮寒不孕:溫補心腎,溫暖胞宮。(方名)逍遙散、自製活血祛瘀湯、止帶方加減、蒼附二陳湯、活血調經湯、促卵泡湯、排卵湯、促黃體湯(處方)
逍遙散: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術各10克,薄荷、生薑、甘草各3克。
若腎陽不足者,加用鹿角霜、巴戟、附片、肉桂等。自製活血祛瘀湯:當歸、赤芍、丹參、澤蘭、香附、茺蔚子、田三七、乳香、沒藥、甘草。
止帶方加減:豬苓、茯苓、車前各12克,茵陳15克,澤瀉、赤芍、丹皮、黃柏、梔子、牛膝各10克。
若黴菌感染者,陰道給藥:馬冰散(馬鞭草60克,冰片2克,共研細末備用)每日3克,撒入陰道內。
蒼附二陳湯:蒼術、香附、法夏各10克,陳皮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
活血調經湯:當歸、赤芍、丹參、熟地、澤蘭各10克,川芎、香附各6克,茺蔚子12克。
促卵泡湯:當歸、山藥、菟絲子、肉蓯蓉、熟地、首烏各10克。
排卵湯:當歸、赤芍、丹參、澤蘭、競蔚、香附各10克,紅花6克。
促黃體湯:菟絲子克,首烏15克,當歸、熟地、山藥、續斷各10克,驢膠、龜板各6克。
(用法)月經幹淨後連服4-7劑促卵湯;排卵前斯連服四劑排卵湯,在排卵期連服3-3劑促黃體湯。(療效)經治105例,取得較好的效果。按:辨證為腎陽虛損型治以溫補腎陽,調和衝任5藥用人工周期方(活血調經湯、促卵孢湯、排卵湯,促黃體湯)。肝鬱型治以舒肝解鬱,養血理脾。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濕熱帶下治以清熱解毒,利濕止帶。痰濕內阻型治以化痰燥濕理氣。(資料來源)湖北中醫雜誌,巧84,10(方名)自擬補益肝腎湯
(處方)由生地、熟地、桑椹子、川斷、菟絲子、桑寄生、旱蓮草、女貞子各12克。加減法:
(經後期(增殖期):加製黃精、丹參、枸杞子各12克,沙參、麥冬各6克,當歸、赤芍、白芍各。克,以加強養陰調血之功。
細組期、排卵期):應加仙靈脾、紫石英(先煎)、石楠葉各12克,鹿角粉3克(吞),以溫陽助孕,促其順利轉化。
經前期(分泌期加仙靈脾、鹿角粉(吞)。(用法)湯劑,水煎服。行經期暫停服藥。
(療效)此方治療不孕症效佳。(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8,3。按:朱師根據女子生理特點,提出:種子之道,貴在養精血,重在補肝腎,還需顧及整體。強調辨證用藥,各以實際出發,權衡緩急主次,靈活增損,可謂左右逢渾,得心應手。
(處方)全當歸、炒白芍各10克,懷山藥扣克,菟絲子12克,大熟地15克,炒柴胡6克。
經後期加女貞子;接近排卵期加巴戟肉、,製香附等直至月經來潮;經前期偏陰虛者助陽藥用量減至3-5克,加玄參;偏陽虛者助陽藥用15-20克。
(用法)湯劑,水煎服,日1劑。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經期停服。有習慣性流產者妊娠後繼續服本方至妊娠3個月。
(療效)共治療黃體不健74例,結果:治療1年內妊娠者39例,妊娠率為52,5%;黃體不健有效率為%。(資料來源)江蘇中醫,1989,3。按:黃體不健所致不孕屬中醫“無子”、“斷續”範疇。李氏通過動物實驗證實:助陽補腎藥中如菟絲子、巴戟肉等能增強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促黃體功能。(穴位)關元、中極、子宮、三陰交穴。(針法)在月經第14天起每日電針1次,共3天。刺激強度頻率3赫茲,電流量5毫安以內,連續30分鍾,以後觀察1周,若基礎體溫不上升,則再用電針加強1次。來1次月經為一個周斯。病人接受電針時,均有下腹溫暖感。
(療效)共治療59例,結果1-3個月內出現排卵者20例。
(資料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1987,30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衝任隸屬肝腎,故治肝、脾、腎和衝妊二脈是中醫調經的主要方法。本文針刺所取穴均和肝、脾、腎、衝任脈相關。在短期針刺治療中,有20例出現排卵,有利於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