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女性不孕(十二)(2 / 3)

(療效)共治療100例,停藥之後或1個月後追訪例。

(資料來源)中醫雜誌,1卯0,2。按:中藥灌腸除吸收發揮全身作用外,並因骨盆腔內諸靜脈與痔靜脈叢互相交通,在局部盆腔也起作用。且可避免苦寒藥對胃的刺激,故灌腸較口服效果好。

(方名)三黃虎杖湯

(處方)黃芩、黃連、黃柏各巧克,虎杖30克。如盆腔內可捫及觸痛之包塊者,加丹參⑶克。

(用法)用水煎至100毫升,待溫度調之38冗左右行保留灌腸。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行經期間暫停治療,治療期間停用其它抗菌消炎藥物。

(療效)治療慢性盆腔炎128例,其中95例臨床治愈(自覺症狀消除,內診檢查局部無壓痛,炎症吸收,包塊消失),占?4.2%;19例顯效(自覺症狀明顯減輕,內診檢查壓痛明顯減輕,炎症部份吸收,包塊明顯縮小),占14.89例進步(自覺症狀減輕,內診檢查壓痛減輕),占7攀1%。

(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5。(方名)康寧湯

(處方)紫花地丁、蒲公英各50克,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苦參根15克。

(製法)上藥煎煮成100毫升後加防腐劑備用。(用法)每次取50毫升,加開水稀釋到100毫升,藥溫在38。0左右,保留灌腸時須插入15厘米左右,速度宜慢。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盆腔炎卯例,結果:治愈38例,好轉10例。急性者一般治療3-5次症狀消失,鞏固治療至10次告痊愈;慢性者一般需治療30次。

(資料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1卯7,3。按:盆腔炎好發於生育功能旺盛時斯。主要症狀為發熱,小腹痛,腰痛墜脹,帶下量多,腹部腫塊,不孕等。用本方外治療效顯著。

(方名)紅藤敗醬湯

(處方)紅藤、敗醬草、蒲公英各30克,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銀花各20克。

(製法)將上藥水煎二次去渣,濃縮至100毫升,藥溫保持301左右,保留灌腸3小時。

(用法)每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月經期暫停。在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期加用抗生素,急性期控製後改用本法。

(療效)痊愈38例(症狀、體征均消失),顯效7例(症狀消失,體征減輕,包塊縮小),有效4例(症狀顯著改善,體征無改變),無效1例(症狀、體征治療前後無改變)。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7,11。

按:紅藤敗醬湯中紅藤、敗醬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已經實驗證明具有廣譜抑菌作用,在分子生物學方麵可抑製細菌各個代謝環節,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興奮網狀內皮係統,並對機體免疫起雙向調整作用。

慢性盆腔炎病理改變主要是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粘連、炎症或積液,符合中醫氣滯血瘀癥瘕的表現,故僅用清熱解毒藥是不夠的。紅藤、敗醬草就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的雙重作用,從而促進炎症吸收、軟化粘連和消除包塊。

盆腔內靜脈豐富,且與相應器官及其周圍形成靜脈叢又互相吻合,並與痔靜脈叢交通,藥物進入直腸後經痔靜脈叢吸收,使盆腔內迅速達到有效濃度,又經長時間保留,藥物可充分吸收而發揮其藥理作用,從而較快地取得治療效果。

實踐證明,連續治療較間斷治療效果為佳,故應堅持一段時間治療,並最好選在經淨後2-3天開始,以免再次行經而中斷治療。

(處方)野菊花栓劑(每個栓劑含生藥4克)。(用法)每晚睡前將藥放入胚門內5-化饑處,7天為1療程,最長不超過10個療程。月經前3天停用,月經淨後繼續治療。除個別患者有便溏外,餘無副作用。

(療效)共治療盆腔炎1卯例,顯效46例,有效44例,總有效率達90%。其中因盆腔炎並發不孕者25人,經治療後已孕者17人。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7,11。按:西醫認為盆腔炎是由細菌侵入局部引起充血、發炎、組織增生所致。祖國醫學認為急證多屬濕熱壅盛、氣滯血瘀。野菊花性味苦寒,功擅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故收效顯著。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野菊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八、8、黃體酮,並具有廣譜抑菌、增強細胞吞噬能力,抗血小板凝集、擴張末梢血管等多種作用,由於該藥收效快、藥源廣、簡便易行,所以值得推廣使用。(方名)消化裔

(處方)炒幹薑30克,草紅花24克,肉桂15克,白芥子18克,麻黃21克,膽南星18克,生半夏21克,生附子21克,紅娘子3克,紅芽大戟3克,香油2500克。

(製法)將上藥用香油炸枯去渣,然後按每500克油兌入草丹240克,即成膏油,再按每750克油兌入麝香4克,藤黃麵30克,攤成膏藥,大膏藥每張重6克,小膏藥每張重3克。

(用法)用膏外敷治療,下腹、部痛為主者,用小膏藥微火溫化後貼歸來、水道穴、兩側穴位交替使用,以腰痛為主者,貼命門、腎俞、氣海俞、陽關,以腰骶墜痛為主者,貼關元俞、膀胱俞、上髎、次髎穴;有炎性包塊者,用大膏藥貼敷於局部皮膚上。一般夏季每12小時換藥一次,冬季2天換藥一次。12次為1療程。逢月經期停用。

(療效)共治療3。1例,近期痊愈81例,顯效):?0例,好轉”例,總有效率為93.68吻。追訪一年情況:本膏藥止痛效果顯著,大部分病例平均用藥10天左右下腹部疼痛、腰痛即明顯好轉。238例治療前有單側或雙側附件增厚,治療後18例完全消失,25例明顯縮小。繼發性不孕56例,治療後16例懷孕。原發性不孕11例,4例懷孕。月經周期紊亂78例,治療後49例恢複正常。127例白細胞數異常、49例分類異常者,治療後分別有123例、43例恢複正常。(資料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1987,3。

按:從祖國醫學看,急性盆腔炎以濕熱症為多見,而慢性盆腔炎以虛症、寒濕症、血瘀症為多見。治療以溫腎助陽,散寒祛濕,活血化瘀。消化膏就是按這一治則組方的。方中附子、肉桂溫腎助陽散寒,草紅花、紅娘子活血化瘀,半夏、白芥子、膽南星溫化痰濕,消腫散結。據現代研究,消化膏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特別是微循,改善血液流變性質,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炎性病灶消退,促進增生病變軟化和吸收。主要是改善了局部組織代謝和營養,從而加快局部組織的修複與再生,起到消炎散腫、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