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仙鶴草20克,烏梅10克,白寵10克,血見愁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黃桕10克,棕櫚炭10克,側桕葉10克,丹皮10克,血餘炭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1。克,阿膠另包、烊化:11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療效)共治療100例,服1-3劑血止者48例,服4-7劑血止者36例,服8劑以上血止者10例,總有效率94%,複發者13例,再次服藥仍能止血。
(資料來源)河南中醫,1989,3。
按:血屬陰,靜則循經榮內,動則錯經妄行,故七情過極則五誌亢盛,經血暴下,久而不止。其治法,初宜止血以塞其流,中宜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未宜補血以複其舊。三法合用,清而不寒,行中寓補,斂中寓行,並行不悖,不留後弊。
(處方)黃芪30克,黨參12克,土炒白術10克,山藥30克,阿膠(烊化:)10克,炒杜仲15克,生熟地各15克,炒白芍12克,烏賊骨12克,陳皮6克,煆龍牡各15克,柴胡6克,菟絲子25克。
加減:陰虛有熱者,太子參易黨參,去白術加白茅根15克,旱蓮草15克,麥冬12克,炒黃芩10克;兼瘀者,加茜草9克,三七粉(分衝)3克,益母草克;出血量多者加赤石臘10克,棕炭15克;出血停止後,去龍牡、烏賊骨加杞果、山萸肉、續斷、仙靈牌各適量。
(用法)湯劑,每日1劑,水煎溫服。(療效)共治100例,痊愈79例,總有效率占98%。
(資料來源)河北中醫。
按:功能性子宮出血,一般止血劑效果不好,即便在崩漏大出血的情況下,亦不可專事炭類、固攝等物,反欲速而不達,且有留瘀之弊,尊“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血脫者益氣”的理論,臨床重用補脾升陽之品如黃芪、黨參、白術、山藥、柴胡等入益腎固衝藥之中,每獲良效。腎為先天,是氣血生化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脾健氣充則統攝有權,並寓有後天補先天之意。崩漏的治療大法,古人有塞流、澄源、複舊三法,臨床體會,三者不宜截然分開,塞流與澄源,澄源與複舊常需同時並舉。臨床常用補脾攝血、益腎固衝之法以治其本,或兼養陰清熱,或兼化瘀,或兼收斂固攝以治其標。塞流、澄源、複舊三法寓一方之中,標本兼顧,取得了理想的療效。然“功血”之本在腎,血止後,則重在益腎固衝調經,本固血充則經血自調。
(處方)炙黃芪、熟地、大黃炭、鹿銜草、地榆炭、仙鶴草、焦白術、炒白芍各30克,炒黨參20克,升麻炭、炙甘草各5克,三七末(衝)2克。
(用法)來勢凶猛之急症,1劑兩煎,和分2次服,每4-6小時1次,日進2-3劑;漏下淋漓之緩症,日服1劑,早晚各進一煎。症去可以原法出入或用他法繼續調治鞏固。
(療效)經治例,痊愈(臨床症狀消失,月經周期及量、色等正常,隨訪1年以上未再複發)72例;有效(臨床主症消失,半年至1年內複發,再治再效)27例;無效(臨床主症治療時消失或減輕,以後屢發)或臨床主症無變化、7例。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9,6。(處方)黃芪20克,黨參15克,炒白術、白茯苓各10克,甘草、木香各6克,當歸12克,仙鶴草、地榆炭各30克,生地炭25克。
氣虛較重加人參、升麻;出血量多加龍骨、牡蠣、三七;有熱加丹皮、梔子;夾瘀加茜草、紅花、益母草;血虛如阿膠、熟地;腰痛加川斷、杜仲;腹痛加白芍、延胡索。(用法)日1劑,病情嚴重者日服2劑。(療效)共治療崩漏120例,經服1-7劑,痊愈56例,顯效仍例,有效“例,無效8例。―(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8,9。
按:葉氏所組之方,其意顯而易見。黃芪、黨參、白術、甘草、白茯芩補脾益氣;大劑仙鶴草、地榆炭、生地炭止血塞流;當歸養血活血;木香理氣醒脾,使本方補而不膩,浞而不滯,共奏補氣塞流之功。在具體運用時,可隨證加減。亦可專用本方不加化裁,以求流血速止,待血止之後,再看具體情況,針對病情,澄源固本。如此施治,不僅止血效捷,而且愈後複發者亦大為減少。
(方名)珍珠精母注射液
(處方)馬氏珍珠貝,由廣東省澳頭珍珠養殖場提供,藥用部位即生殖巢內的精卵液。
(製法)取精卵液300克,加注射用水稀釋至1,5倍,用鹽酸調?隻至酸性,貯存於冰箱內2-4天,取出用紙漿抽濾,濾液用氫氧化鈉液調?幵至中性。溶液加活性炭煮沸30分鍾,濾除活性炭,溶液再加活化的白陶土,加熱30分鍾,趁熱濾除白陶土,溶液再加話性炭煮沸15分鍾,濾除話性炭,溶液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分裝於2,0毫升安瓿內,蒸氣滅菌分鍾,細菌培養陰性即可應用。
(用法)周期用藥: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用藥,直到月經的第5天,連用3-4個月經周期。
(療效)五年來六家醫院協作,對珍珠精母注射液進行臨床驗征966例,其中顯效55.28%,有效32.61%,總有效率為87.891
(資料來源)全軍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會議論文選編,1987,2。
按:珍珠精母注射液具有止血作用,主要能直接收縮子宮平滑肌;具有鎮靜作用;能調節垂體腺軸的功能,從而使性腺的靶器官一一子宮功能恢複正常,子宮異常出血停止。(穴位)子宮,卵巢,內分泌,腎上腺,心,肝,脾。
(鋅法)於腰低近脊椎找褐色稍突皮上點,施以挑刺;並取上述耳穴點刺,隔日1次,待出血減少或止後,改耳穴埋針,每周換1次,1月1療程。
(療效)治48例,顯效2。例,有效27例,無效1例。(資料來源)中華醫學雜誌,1974,8。(穴位)配穴:關元,中極,子宮,長強。主穴:大腸俞。
(針法)關元透中極時針尖向下,針柄與皮膚成15。夾角,進針要快,深2.5-3寸。針子宮穴亦取15。夾角向內
下斜刺,深2-2.5寸。無論那個穴位進針,都必須有明顯針感再接“六(二六”型治療機通電20-30分鍾,頻率60-80次入分。強度以陰道、肛門有收縮上提感為度。每次取穴一對或二對為宜。7-10日為1療程。(療效)治療14例,均有效。(資料來源)赤腳醫生雜誌,1975,10。(穴位)有關經脈。
(針法)用梅花針,除通叩有關經脈與部位外,對有關重點經脈和穴位進行重點叩刺。(療效)治療9例,均有效。(資料來源)山西醫藥雜誌,1978,2。(穴位)子宮,卵巢,輸卵管,盆腔、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神門,腦幹,腦點,肝,脾,胄,腎。若眠差加安眠。
(針法)將油菜籽用膠布貼壓。出血重者,隔日1次,3-5次後改為每周1次。雙耳交替,連續1-4周有效。
(療效)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20例,結果,治愈口例,治愈率為85夠。
(資料來源)中國針灸,1985,5。(穴位)主穴:子宮,卵巢,內分泌、腎。配穴:神門、皮質下、肝、脾、耳迷根。(針法)耳穴壓豆法、耳針法。
(療效)耳穴壓豆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4例均愈。用耳穴治療本病一般3-5次出血即可明顯減少或停止。(資料來源)《實用耳穴針療法》,1989,1。
(六)排卵期出血(方名)清肝利濕湯
(處方)瞿麥12克,篇蓄10克,木通3克,車前子10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克,蒲公英克,敗醬草12克,赤白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療效)書中舉案例兩則,均治愈。(資料來源)《劉奉五婦科經驗》。按:排卵期出血,係現代醫學疾病名稱,以多發於兩次月經的中期,即月經後第12-16天之聞陰道出血,血少色深,曆時數日,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帶量多,舌苔白膩或微黃,脈象弦滑等。劉老認為此症係屬濕熱內伏衝任、傷血動血所致,而用清熱利濕、行氣活血之劑治之。因之“濕熱得清、氣血得通、血脈疏達、衝任調和、則血止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