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女性不孕(七)(2 / 3)

(用法)每劑加水煎3次,取汁450毫升,每服150毫升,日2次。血止後2-3天停藥。出現虛脫用參附湯煎((灌跟。、(療效)治療崩漏57例,結果全部治愈(停藥3個月以1上,經量及周期保持正常者為治愈)。(資料來源)中醫雜誌,1卯8,90(方名)加味甘草幹薑湯

(處方)炮薑炭20-30克,生甘草15~20克,白芍10克,血佘炭15~30克,太子參15-30克。

氣虛甚加黃芪10-15克;腎虛加續斷10-20克。(用法)湯劑,每日1劑,出血量多時,可日服2劑。(療效)唐氏用此方治療虛寒性崩漏,收到滿意療效,並舉驗案兩例。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5,26(方名)化瘀止崩湯

(處方)海螵蛸(搗115克,藕節炭巧克,茜草炭10克,蓮房炭10克,五靈脂(炒令煙盡;110克,蒲黃炭10克,三七粉、衝服)6克,煆花蕊石粉(衝服)6克,炒元胡(搗110克,黑芥穗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春

(療效)祖傳三世之方,用治瘀血內阻之崩漏效佳。(資料來源)河北中醫,1983,4。按-本方係筆者祖傳三世之方。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之功。用治於肝鬱氣滯,或寒濕凝滯,或產後惡露不行等病因所致的血瘀胞脈,衝任失調,惡血不去,新血不歸經而見陰道下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多,紫黑成塊,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淡有瘀點,脈沉澀無力等症。(方名)調肝湯

(處方)調肝1號方:麥芽、益母草、馬齒莧各30克,貫眾15克。

氣不統血者加黨參、升麻炭;腎陰虛加旱蓮草、女貞子;腎陽虛加補骨脂;血虛加阿膠;虛寒加炮薑炭;暴崩欲脫者急煎人參頓服。

調肝1號方:麥芽、山藥各30克,白芍12克,菟絲子15克。(製法)湯劑。

(用法)水煎先服調肝1號方,血止後第三日開始服調肝1號方,日1劑,連服6劑。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療效)經治66例,痊愈(服1號方1-6劑血止,服1號方3個月經周期後月經恢複正常)48例;顯效(月經基本恢複正常1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2,4%。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8,2。

按:崩漏之疾,發於衝任損傷,失於固攝。因衝任二脈與肝脾腎關係至為密切,所以調肝腎,健脾胃即是益衝任。調肝1號方中,麥芽經孟氏多年臨床觀察,用量30克,既健脾胃,又疏肝氣,有逍遙散之功;益母草活血化瘀,治療崩漏有瘀去瘀,無瘀活血生新;馬齒莧、貫眾清熱涼血止血。據現代藥理研究,以上三藥;(旨加強子宮收縮,促其內膜迅速剝脫,縮短凝血時間而止血。調肝1號為舒肝養血、健脾益腎之劑,因此用治崩漏恢複月經周斯,療效頗佳。

(方名)歸膠飲

(處方)當歸30克,阿晈30克,冬瓜仁15克,紅花11克,仙鶴草8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療效)舉驗案一例。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5,2。

按:此方有去瘀生新,養血止血的作用。凡血崩見褐色血塊者宜用本方治療。虛勞者或大便溏瀉者則不宜用此方。(方名)大劑補中益氣湯

(處方)黨參、黃芪各卯克,炒升麻、益母草各30克,柴胡9克,獨活6克,桔梗、血餘炭各10克。

兼陽虛者加肉桂、巴戟天、仙鶴草;伴陰虛者加阿膠、玄參、龜板;伴肝鬱者加夏枯草、香附、側柏葉;伴腹痛者加白頭翁炭、當歸,均常規用量。(用法)水煎服,日1劑。

(療效)治療崩漏50例,結果,服藥3劑痊愈(隨訪半年無複發)23例,顯效(服藥2-4個周期,諸症漸消、13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鉻。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9,8。按:崩漏,臨床有血熱、血瘀、脾虛、腎虛之分。其脾虛致崩漏者,殊不少見,蓋脾主運化而又統血。若素體脾虛,或飲食勞倦,損傷脾氣,氣虛下陷,統攝無權,衝任不固,崩漏何不由生?本方重用參芪,意在力宏,如《景嶽全書,婦人規》所說:“故凡見血脫等證,必當用甘藥先補脾胃,以益發生之氣……,但使脾胃氣強,則陽生陰長,而血自歸經矣。故日脾統血”。脾土喜甘而惡苦,喜升而惡降,觀東垣善治脾胃,得力在於升清陽,故在甘溫之劑中,佐以升柴。

《本草正義》載:“獨活,氣味雄烈,芳香四溢,能宣通百脈,調和經絡。”風藥善疏而能勝濕,脾土喜燥惡濕,疏則通,滯則壅,故增入獨活一味,助脾氣之運化,可防過補致壅之弊。如此諸藥合參,補而不滯,脾氣複充,衝任得養,經血自歸統攝。

(處方)野地瓜藤(汁紅者尤佳)咖克,醪糟扣克。

(製法)將野地瓜藤去葉切片,加水毫升,煎取400毫升,再加醪糟30克同煎。(用法)日服2次,每日1劑。(療效)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15例,痊愈11例,減輕3人。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6,30按:此為治崩漏的家傳秘方,所用野地瓜藤,味甘性乎,其功能,通經活絡,解毒,消瘰鬁,療便血。

(處方)黃芪30-90克,當歸、地黃、山萸肉、覆盆子、旱蓮草、女貞子、炒川斷、炒荊芥、烏賊骨、阿膠、益母草各常用量。

若出血量多者宜加貫仲炭;少量長期出血者可加炒蒲黃、三七等。

(用法)每日1劑,分兩次服。

(療效)治療子宮出血60例,病人用藥後4-24小時內,出血量均明顯減少。出血越猛的病人血量減少越明顯。血止時間7天以內者50例,占83%;8-10天者7例,占10%;10天以上者3例,占5%。

(資料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⑶87,3。

按:子宮出血患者,出血量多或長期出血時,臨床多表現為麵色胱囪、肢倦神疲、氣短懶言、頭暈心悸、腰膝酸軟、舌淡苔簿、脈細無力或細數而弱等氣18兩虛症狀。因大量出血時,氣也隨之耗損,不僅傷血,而且傷氣,氣虛不能攝血,又更加重出血,以致失血與耗氣兩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使病情更趨嚴重。因此,治療時應以益氣著手,使氣旺而攝血,以引血歸經,達到止血的目的。方中重用黃離,有益氣升提作用,配合當歸,熟地同用,在止血過程中兼以養血,使氣血充盛;並用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炒川斷、覆盆子以補腎,炒荊芥、烏賊骨、阿膠以止血,益母草以祛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各藥相互配合,達到止血的效果。

(處方)地錦草、地耳草各15-30克(鮮者加倍)0(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療效)曾治愈100餘例,一般3-5劑而愈。(資料來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按:地錦草,別名奶漿草,味苦辛、性平。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據報道為有效的止血藥,具有很強的抑菌作用及中和細菌毒素的作用。地耳草,別名田基黃,味微苦辛涼。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散瘀止痛。據報道具有抑菌和收縮平滑肌作用。陶氏用該方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炎症引起的出血或人工流產後的出血,月經過多或經水淋漓不斷等均有顯著療效。

(處方)黨參30-60克。

(用法)月經期或行經第1天開始連續服藥5天,黨參日量為30-60克,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部分患者在血止後,根據辨證再用人參歸脾丸、烏雞白鳳丸各1丸,日服2次,以鞏固療效。

(療效)共治療37例,5例痊愈(自覺症狀消失,月經周期恢複正常3個月以上;或生育期婦女懷孕),14例顯效,10例有效。

(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86,5。按:祖國醫學有獨參湯治療婦女血崩虛脫的記載,選用單味黨參洽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因婦女以衝任為本,衝為血海而隸屬陽明,任主胞胎而係太陰,脾胃為後天之本,其盛衰關係婦女的經、孕、產、乳,脾胄氣虛則衝任不固而出血。黨參味甘性溫,能益氣補中,氣充則衝任麵而血自止。

動物實驗也表明:黨參能提高離體子宮的緊張度和加強收縮力;有促進血凝,使血漿再鈣化時間明顯縮短的作用;而且能夠增高紅細胞數以及增加血紅蛋白的含量。本方之所以獲得較好療效,原因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