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女性不孕(七)(1 / 3)

(方名)桃紅二丹四物湯

(處方)桃仁、紅花、丹皮、當歸、赤芍、生地、益母草、炒蒲黃各10克,川芎、血餘炭各5克。若淋漓久不止者加蚤休10克。(用法)日1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療效)共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250例,緒果:顯效198例,有效28例,總有效率90,4%。

(料資來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6,3。按:本方治療為逐瘀止血法,適應於瘀血阻滯,新血不守,以致淋漓不淨。這種病症在婦科臨床較為常見,不論有無瘀血症狀,或用其他方法治疔效者,均可用本方治療,效果良好,無副作用。

對某些月經淋漓不淨,用本方法治療,在投藥-的第1-2天有出血量增多的現象,但以後即達到止血的目的。這是因為“瘀血不去,新血不守”用“逋因通用”的逐瘀止血法,能使瘀盡血止的緣故。

筆者經過臨床觀察,認識到瘀血證不是疾病的全過程,而是疾病的某一階段,瘀祛血止後,必須適當調補,常以八珍湯加巴戟天、枸杞子、菟絲子、關沙苑,調補足三陰(肝、脾、腎)補虛複舊以善後。

(方名)加味“膠紅飲”

(處方)阿膠31克,當歸31克,紅花12克,冬瓜子12克,仙鶴草12克。

(用法)水煎服。

(療效)治療28例,一般服用3劑敗血止。(資料來源)赤腳醫生雜誌,1975。按:“膠紅飲”來自《增廣靈驗方新編》。此方有祛瘀生新,養血、止血、生血的作用。凡血崩兼見褐色血塊者為本方的適應症。若虛勞多汗、大便溏瀉者則不宜用此方。

(方名)加味補絡補管湯

(處方)三七參6克(研細衝服),生龍骨3。克,生牡頓30克,山黃肉30克。

血熱型加地榆12克,茜草15克,黑梔子10克1虛寒型煩炮薑6克,黑荊芥10克;血瘀型加三七參為8克,減山萸肉為15克,加大黃炭10克,益母草30克;氣血虛弱型加山藥30克,當歸6克,黃芪30克。(用法)水煎服。

(療效)經治15例,均獲得較好的效果。(資料來源)黑龍江中醫藥,1989,2。

按:補絡補管湯是以收澀與化通並用,澀中有通,通中有斂,化而不過,斂不留邪的方劑。臨床要根據出血的急緩,掌握好通、澀的劑量。一般說三七小量止血,大量通瘀。所以急性出血三七參量要輕,慢性出血、挾瘀者較多,三七參量適當大些。

(方名)五草棕蕊湯

(處方)旱蓮草、茜草、益母草、花蕊石(先煎)各10-30克,仙,鶴草20-40克,甘草6-12克,掠桐炭10-20克。

脾虛氣弱加黨參(或太子參)、黃芪各6-40克,白10克,升麻5克;偏熱加山梔10-15克,黃芩10-20克,丹皮10克,生地炭15克;偏寒加幹薑(-⑴克,炒艾葉3-12克5腹痛明顯加白芍⑴-“克,製乳香、沒藥各6-12克,炒香附10克;腎虛加川續斷、桑寄生、杜仲、山萸肉各10-20克;瘀血重加蒲黃(包煎110克,當歸、川芎各8-15克;出血不止者加天冬15-30克。對診斷為子宮內膜炎者加蒲公英、敗醬草、全銀花各30克;子宮肌瘤加丹參、炙鱉甲各克,炮山甲6-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血崩不止者,每日3次。血止後,上方酌減動血之品,繼續治療1-2周鞏固療效。

(療效)治療崩漏128例,結果,治愈58例,有效35‘例,好轉23例,總有效率為90.6%。止血最快者服藥1劑,一般3-6劑即見效。

(資料來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自,1。按:崩漏日久必瘀,瘀血不去則新血難生,且瘀血又為出血之因,故方中用益母、茜草、花蕊石化瘀止血、祛瘀生新;旱蓮草性甘寒味酸既補陰益腎又涼血止血,養陰以防虛火衝擊;棕櫚炭收斂止血;佐以甘草健脾和胃、調和諸藥,全方共起滋陰清熱、化瘀止血、調補肝腎、涼血止血之功。

(方名)止崩湯

(處方)黨參、生地各15克,當歸、山萸肉、香附、茜草各10克,地榆炭、柏葉炭、海螵蛸、益母草各20克。

偏氣虛者加黃芪,生地易熟地;血熱者加丹皮炭、山梔炭;血瘀者加參三七、桃仁;陰虛者加旱蓮草、女貞子等。(用法)水煎服日1劑。

(療效)治療崩漏例,結果:治愈、服藥10劑內出趾停止,周期恢複正常,經期1周內量中等,隨訪3月未複發1103例,有效(服藥10劑內出血停止,但3月後又複發)9例,總有效率93鉻,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9,4。按:崩漏一症,多因衝任虛弱,延及脾腎二經,腎虛則封藏不固,脾虛則統攝無權。治療時尚須分別氣虛、血熱、血瘀不同情況,施以塞流、澄源、複舊之法,庶免複發。本方用黨參益氣攝血;生地益腎陰且養血涼血;茜草炭、地榆炭、桕葉炭性澀固脫,為治療下焦出血要藥;香附為氣分中血藥;當歸、益母草活血祛瘀調經;海螵蛸、山萸肉補益肝腎,全方共奏收斂固血,活血化瘀,益腎之功,故獲效較佳。

(方名)自擬調衝湯

(處方)黃芪14克,8術12克,生地20克,白芍12克,煆牡蠣30克,烏賊骨30克,茜草炭12克,地榆30克,續斷20克,阿膠12克。

兼氣虛加人參;血虛加當歸、熟地;虛寒加炮薑、製附片、艾葉炭去生地。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療效)舉驗案3例,用上方治愈。(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6,3。按:用益氣健脾,補腎止血法,治療崩躲效佳。

(方名)益氣固衝湯

(處方)黃芪克,醋柴胡、陳皮炭、仙鶴草、甘草各10克,黨參、芥穗炭、當歸、炒川斷各15克,升麻4克。

出血多者加血餘炭、棕炭,氣虛加黨參;血虛加阿膠;日久不愈者加三七粉衝服,海螵蛸、鹿角霜。(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療效)治療崩漏2卯例,痊愈286例,有效3例。(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6,5。按:方中重用黃芪益氣,炒川斷固衝,參草補中,白術健脾,當歸補血,陳皮炭理氣止血,升麻、柴胡升舉清陽,仙鶴草、芥穗炭、焦梔子、阿膠止血,全方合用,有益氣攝血、固衝止崩之功效。

(方名)固經湯

(處方)旱蓮草、仙鶴草各30克,紅茜草、側柏炭、地榆炭各20克,生地、阿膠、黃芩各15克,白巧12克,丹皮、烏梅肉各10克。

肝鬱熱盛加炒山梔、貫仲炭各15克,大黃炭8克|脾虛氣陷加炙黃芪20克,黨參15克,白術、升麻炭各10克5氣血兩虛加炙黃芪15克,黨參、熟地各12克,當歸克;腎陽虛加覆盆子、仙靈脾、赤石脂各15克,補骨臘10克;腎陰虛加山萸肉、熟地各12克,女貞子10克,黃桕、知母各6克;血瘀甚加桃仁、紅花各10克,生蒲黃12克,五靈脂9克,三七粉6克;虛寒甚加艾葉炭、炮薑炭各9克,吳萸6彭氣滯甚加香附、枳殼各10克,木香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7日為1療程。(療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0例,經1-3個療程治療,顯效74例,無效6例。

(資料來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8,4。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一證,屬祖國醫學“崩漏”範疇。其證多屬血熱。《傅青主女科》認為:“衝脈太熱而血即沸,血崩之為病,正衝脈之太熱也。”本方即針對血熱病機而設。方中黃芩、丹皮清熱涼血;地榆炭、側柏炭、紅茜草、旱蓮草、仙鶴草涼血止血;生地、白芍養陰養血;阿膠、烏梅止血固衝。合而甩之,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調經之功。

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洽其本”原則,固經湯主要作用在止血治標,而血止後須著手治本。

(方名)安衝湯

(處方)黃芪、續斷、生地、海螵蛸各20克,白術“克,茜草15克,煆龍骨、煆牡蠣各25克。

熱甚加地骨皮15克,沙參15克,炒梔子15克.藕節20克,地榆炭20克;兼肝鬱症狀加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0克,白芍15克;瘀甚加益母草30克,紅花5-1。克,三七粉(衝)3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失笑散10克;氣虛加人參10克,山藥20克,艾葉炭10克,炙升麻“克,腎虛加山藥20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腎陽虛加附子、先煎)5~10克,肉桂10克,枸杞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