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女性不孕(六)(3 / 3)

(方名)複方黑荊芥湯

(處方)黑荊芥穗、龍骨、牡蠣、黃芪各15克,炒黃芩、薑炭、炒升麻、黨參、白術各105,炒文葉、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療效)經治例,治愈77例,好轉15例,無效8例。

(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0,11。

按:崩漏症在應用複方黑芥穗湯時,須注意有氣滯旗痛者,不宜驟用補益固澀,以防留瘀滯氣,應減少參、芪的用量,加入調和氣血之品,如係放節育環所致者可邡二妙散、銀花、蒲公英以清熱利濕;因“人流”所致者可加益母草以祛瘀生新,餘可隨其副症進退用藥,不必拘守定法。

(方名)止血方

(處方)馬齒莧、益母草、地榆各39克,生蒲黃、升麻各9克,茜草12克,仙鶴草18克。,若氣虛加紅參12克;血熱加生地15克;肝鬱去升麻,加柴胡6克;1腎陽虛加補骨脂12克;血瘀加三七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療效)共治47例,服藥10劑血止39例,占83%。(資料來源)山東中醫雜誌,1983,5。

按:功血是屬於崩漏範疇的一種疾病,此種出血較頑固,根據診刮病理多為子宮內膜增殖(無排卵型),符合祖國醫學是由氣滯血瘀或陽虛不化,血滯脈絡所致,是因宿血阻滯脈絡,瘀血不去,血不循經而致的血崩或久漏不止。此種崩漏在治療上活血祛瘀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用活血止血藥治療功血完全符合祖國醫學“以通為補”、“瘀祛新安”的理論,所以使多數患者取得藥到血止之效。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馬齒莧、益母草、生蒲黃均有促使子宮收縮的作用。尤其馬齒莧其作用強度超過麥角。由於子宮收縮力加強,子宮內膜剝脫迅速,故流血時間短,出血量少。茜草能縮短出凝血時間;生蒲黃除能促使宮縮外,還能縮短凝血時間;仙鶴草能使凝血時間縮短,使血小板計數增加,三七能使出凝血時間均縮短,且使血小板計數增加;地榆、生地等也能使出凝血機製得到改善,而起到止血作用。

(方名)靈芝草煎劑

(處方)赤靈芝的-30克克,或靈芝糖漿(含生藥20%)。

(用法)水煎1日服完。靈芝糖漿每次服卯~70毫升,日3次。

(療效)治療41例,結果,治愈川例,顯效9例。(資料來源)山東中醫雜誌。

按:筆者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認識到靈芝確屬不寒、不熱、不峻、不燥、補而不滯、下行不瀉、止血無壅遏之患、化瘀無克削之弊的苦平無毒之良藥。實有滋補強壯,調整髒腑生理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新陳代謝,提高抗病能力,有利於病體恢複健康的作用。

對本病的治療遵照“衝脈不能獨行經”的道理,重點在於補脾攝血,養心安神固衝,兼用化瘀止血,調補肝腎之法。

(方名)宮血寧

(處方)重樓適量。

(製法)將膠質重樓的根莖磨成粗粉,經提取製成幹燥粉末,裝入膠囊。每膠囊含量相當生藥2克。

(用法)在流血期間一般每日口服3次,每次2個膠囊。出血嚴重時,可每日口服4次,每次3-4個膠囊。出血停止或顯著減少時即停服。

(療效)共治療3卯例,其中服藥有效(流血停止或顯著減少)286例,占05,3%,無效)4例,占47%。對不同病因引起的子宮出血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資料來源)中醫雜誌,1984,3。按:重樓常用於治療腫毒之症,在中醫文獻中尚未見之止血作用。筆者報告1972年“經動物實驗肯定了重樓有引起子宮收縮的作用”。於後又將重樓提取製成宮血寧,經數百例婦科臨床效果良好。

(方名)梔母霜湯

(處方)炒梔子15克,雞血藤30克,益母草30克,紅花炭9克,川楝子炭12克,鹿角霜克,生甘草12克,白茅根3咬。(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療效)共治86例,洽愈74例(86銀:),好轉6例無效6例、飛巧0、。其中12-15歲年齡組療效最好,42例中治愈38例;19-24歲年齡組療效較差,17例中隻治愈12例。

(資料來源)中醫雜誌,“87,6。按-青春期崩漏多係由腎氣不足,衝任失調,胞脈失固所致。與腎、肝兩髒密切相關。故用補腎養血、清熱舒肝調經的梔母霜湯治療。其以鹿角霜補益腎氣,溫補腎陽,並能止血;雞血藤、益母草、紅花炭養血活血,逐瘀止血;炒梔子、川楝子炭理氣止血,疏肝清熱;生甘草清熱解毒,補益脾胃,調和諸藥;白茅根清熱涼血止血,並有清利甘草壅滯水濕的功能。

(方名)補氣固衝湯

(處方)太子參、黃芪、仙鶴草各30-60克,仙茅、仙靈脾、山萸各12~30克,生地、旱蓮草各20-叨克,白術、菟絲子各15~21)克。

(用法)經前服2劑,側重固其衝任;經期服2-6劑,補氣固衝並行,酌加止血藥;經後補氣血為主,兼固衝任以複其常。(經量不多,經期控製在5天以內者無須眼藥。)

(療效)用治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8例,經治療後,除1例未隨訪外,其餘7例,其經期均控製在7天以內,且經量均在中量以下。

(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5,5。

按:功血起因多基於衝任之虛,所以補衝任實為治療更年期功血不可缺少的一環。仙鶴草、菟絲、山萸等均為補肝腎、調衝任之良藥。

唐容川謂崩漏為“崩中”,“中”者,中焦之“中”,中令之“中”。血愈崩而“中”愈虛,“中”愈虛而血愈崩也。是以因崩而虛,因虛而崩,二者互為因果。故本法以大劑參、芪術益氣攝血,從中州論治。

補氣、固衝,為治療女性更年期功血之兩大主法,二者缺一不可。

(方名)固本調元湯

(處方)太子參、熟地黃、女貞子、旱蓮草、烏賊骨、枸杞、益母草各20克,黃芪、鹿角霜各3。克,當歸、棗仁、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療效)用上方治愈1例。(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6,110按:本方有滋而不膩,溫而不燥,調合陰陽,益氣固本之功。凡年老體弱,久病雜病,元氣虧損,腎虛不足,陰陽失調,衝任虛損所的病證。尤對腎氣虛引起之崩漏證,更年期綜合征,頗為適宜。(方名)斷紅飲

(處方)益母草15-40克,當歸10-20克,熟地10-15克,杭苟10-30克,樹枝30-50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

(療效)經治30例,臨床治愈28例,有效2例。

(資料來源)陝西中醫,1989,8。

按:據《本草綱目》和《藥性本草方論》記載,柳枝具有消腫止痛,止血固涊,明目聰耳等作用。70年代初期,曾經有人用柳枝為主治療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收到滿意療效。斷紅飲方中同用益母草治血祛瘀,調經消水;熟地、當歸、杭芍調經補血,活血祛瘀,調中有補。諸藥合用,具有補血調經,固衝澀漏,安衝止崩之效。(方名)椿皮飲

(處方)椿皮40克,白術25克,炒山梔25克,側柏葉25克,棟炭25克,地輸炭2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服3次。

(療效)治療122例,顯效67例,好轉36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84.4%。

(資料來源)吉林中醫藥,1983,2。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祖國醫學稱為“崩漏”。本病對婦女的健康威脅較大。其病因大多為情誌不遂,肝火內熾,熱傷衝任,迫血妄行;或素體脾虛,或憂思不解,飲食勞倦,損傷脾氣,氣虛下陷,統攝無權;衝任不固而成崩漏。椿皮飲中的椿皮,清熱燥濕,收浬止血;白術補脾固攝;側柏、山梔、地榆炭清熱涼血;棕炭收澀止血,用於崩漏初期可收標本兼治之功。若出血已久,氣血兩虛,則應調補脾胄以固後天之本,應加參芪之品,取其後天養先天,可收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