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效)治療崩漏93例,結果:臨床治愈70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舊.8%。
(資料來源)廣西中醫藥,1989,3。
(方名)益氣養陰固衝湯
(處方)黨參20克,白術、阿膠、旱蓮草、血餘炭、陳棕炭、益母草、貫眾炭各10克,甘草6克。
隨證加減:夾瘀重者加蒲黃炭1。克,重用益母草30克;量多無塊者加烏賊骨30克,煆牡蠣24克;氣虛下陷者重用黨參30克,加黃芪20克,升麻6克;血熱甚加生地10克,地榆20克,炒黃芬10克。
(用法)上藥除阿膠烊衝外,餘藥水煎取汁,每日1劑,早晚各1次。
(療效)共治療87例,痊愈85例,占%。療程:85例中67%的病人在服藥1-3天血止,痊愈需平均135天,即服藥3.35劑血止。在月經期,經事延長、月經過多者療程最短,分別為2.52天、天,而崩漏療程長34天。惡露不絕療程最長平均4,4天。
(資料來源)河北中醫,1989,50按:婦科出血症,屬中醫崩漏,顯係腎虧脾虛、氣陰不足、血不歸經,治疔以益氣養陰、清熱固衝為先,俟流塞再行益腎調衝緩圖複舊。故方中重用黨參30克,加黃芪20克,升麻6克,以益氣升提;烏賊骨30克,煆牡蠣24克,以收斂固澀多加用生地10克,地榆20克,炒黃芩10克,以涼血止血,諸藥合用,共奏其效。
(方名)白地湯
(處方)白頭翁克,地榆炭、白糖各60克。若出血過多加生天冬、幹品30克1120克,血餘炭1成,棕櫚炭30節氣虛加黃芪30克;丹經先期加生地炭30克;月經後期加艾葉炭30克;月經不定斯加柴胡15克;腹痛加延胡15克;血色黑夾塊加炒五靈脂12克,或益母草;體虛加蟋蟀草30克;出血反複發作者加生白芍3(3克。(用法)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106例,結果:痊愈69例,顯效)7例,有效)3例,總((效率93.4%。(資料來源)湖北中醫雜誌,1987,4。
按:崩漏一症,曆代醫家常以歸脾湯、膠艾四物湯、補中益氣湯為首選方藥。筆者據《濟陰綱目》崩漏門眉批雲:“止淫之中,須寓清涼,而清涼之中,又須破瘀解結”之旨,選用白頭翁、地榆、白糖三藥治崩漏,共奏清熱涼血、止血收斂、祛瘀生新、調和脾胃之功。
根據筆者臨床體會,白頭翁周量不能少於60克,最大量可用至120克5生白芍用量不得少於30克,天冬、白芍均宜生用,天冬生用不能去皮。
部分病例用藥後出現停經現象,究其原因,可能與本方清熱涼血作用偏強有關。但停藥數月後,可自行恢複正出血停止後,尚須補腎,兼調肝脾,否則少數患者有複發現象。
(方名)黃芪失笑散
(處方)黃芪33克,白芍15克,白芨3。克,複枯草9克,炒蒲黃9克(布包煎,炙五靈脂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煎2次,藥液混合,早晚2次分璐。
(療效)經治50例,痊愈38例,顯效7例,好轉4例,無效1例。
(資料來源)蒴南中醫雜誌,1989,4。按:崩漏,臨庠以月經期陰道大量或持續出血、淋漓不斷為主症。其發病機理,多由衝任不能攝血或肝不藏血或脾不統血等等,臨苯治療有清熱涼血、補氣扱血、活血化瘀之異。
(方名)崩漏膠囊
(處方)當歸、黃連、阿膠各500克,幹薑炭100克,陳棕炭、地榆炭、女貞各200克,烏賊骨50克,茜草根於0克。(製法)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囊含藥粉0.5克。(用法)1次口服4克,日服3次。整個月經周期持續娛用,療程為1-2個月。1個療程無效者改甩它藥。
(療效)經治83例,痊愈25例,基本痊愈17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7例。
(資料來源)湖南中醫雜誌,1989,5。按:崩漏膠囊方,係在《千金》駐車丸的基礎上加味組成的方劑。《皇漢醫學》及現代藥理學認為:當歸、黃連、罾白芍、川芎等能療子宮諸疾,而該方中黃連、當歸亦為首選。通過對83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其有效率達91.6%,說明療效是顯著的,且服用方便,為中藥劑型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徑。
(方名)宮血靈
(處方)益母草30克,貫眾炭15克,茜草12克,生山楂15克,炒紅花10克,旱蓮草30克,生地榆30克,藕節30克,三七粉3克(另衝)。
(用法)每日1劑,早晚各服1煎,若出血量多,可日服兩付,分4-6次,每4-6小時服1次,趁熱溫服。
(療效)經治例,顯效34例,有效52例,無效9例。
(資料來源)河南中醫,1987,3。按:宮血靈中之益母草活血祛瘀;茜草生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炒紅花偏於祛瘀止血;生山楂入血分而活血散瘀;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貫眾炭、旱蓮草、生地榆等涼血止血;藕節收斂止血,兼能化淤。諸藥合用,共奏祛瘀止血之功。僅用於崩漏止血階段。因上環引起的子宮出血,眼用本方亦效佳。
(方名)馬龍伯畫經湯
(處方)桑寄生30克,生黃芪、生白術、生地黃、生龍骨、生牡蠣各賊,川斷、烏賊骨各12克,白芍9克,柴胡、茜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療效)治療脾腎兩虛、衝任失調之崩中漏下,常獲桴鼓之效。
(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9,6。按:方中以芪、術、柴胡益氣健脾,氣足則血自歸經;寄生、川斷補肝腎以固衝任;生地、白芍斂陰補血;龍、牡、烏賊骨收浬止血;茜草行血止血。共奏益氣補腎,固經止血之功。
(方名)地貫孩茜湯
(處方)生地炭、熟地炭、貫眾炭各15-33克,紅孩兒、茵草炭各10-20克。
(用法)每日1劑,加水適量,煎取兩汁,上下午分服。(療效)共治療36例,其中服藥3劑愈者12例,5劑愈者10例,7劑愈者8例,10劑愈者5例。
(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9,1。按:崩漏是婦科臨床常見病,一般以來勢急、出血多的稱為“崩”,來勢緩、出血少而淋漓不淨的稱為“漏”。在發病過程中,兩者可互相轉化,因此常“崩漏”並稱。熊氏用地貫孩茜湯治療36例,35例治愈,獲效滿意。
(方名)加減四物湯
(處方)黃芪、貫眾炭各30克,熟地、益母草各15克,杭白芍、當歸、三七(另衝:)各⑶克,
如量少而色黯有塊,小腹脹痛,腰痠畏寒,加炮薑炭6克,肉桂3克,烏藥、橘核、荔枝核各克;如量或多或少而色淡,加黨參如量多色紅,手足灼熱,加地骨皮、丹皮、麥冬各10克,黃柏6克;量或多或少而色黑有血塊,小腹痛,加三棱、莪術各10克,桃仁20克;如經來淋漓不斷,腰痠腿軟,頭昏耳鳴,加川斷15克,巴戟天、枸祀子各10克。
(用法)每次月經來潮後3日開始服用,連服3-6日,視出血程度而定。每日1劑,每劑2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93例,臨床治愈76例,顯效11例,好轉4例。
(資料來源1浙江中醫雜誌,1989,1。按:本方是以四物湯合當歸補血湯為基礎加減而成,針對出血病因,以益氣補血、活血化瘀,兼清熱為治療原則,方中以補氣補血藥為君,以活血化瘀藥為臣,以止血藥為佐,以清熱涼血藥為使,雖不是出血的根治方劑,但對亍經血過多,時間過長的解決,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方名)複方鳥賊骨菌草湯
(處方)煆烏賊骨、茜草炭、地榆炭、蘇木各15克,蒲黃炭(包:)克,槐米炭、芹菜、馬齒莧各3魄,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血量多者可日服2劑。(療效)’共治療例,顯效45例,有效43例。(資料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980,11。按:本方中烏賊骨、茜草配伍為婦科崩中帶下常用藥。張錫純氏認為:經8過多,該兩藥能固漁下焦,為治崩主藥。今佐以蒲黃、槐米、蘇木、地榆有涼血消瘀之效。據近代研究,馬齒莧、蘇木、薺菜具有加強子宮收縮的作用,可增強對崩漏的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