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種簡單生活,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外部生活環境的簡單化,因為當你不需要為外在的生活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的時候,才能為你的內在生活提供更大的空間。其次是內在生活的調整和簡單化,這時候你就可以更加深層地認識自我的本質。現代醫學證明,人的身體和精神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當人的身體被調整到最佳狀態時,人的精神才有可能進入輕鬆時刻;而當人的身體和精神都進入佳境時,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然後才能達到更上一層樓的境界。
你的生活節奏為什麼總是那麼快?你可不可以尋找一些更簡單的生活方式?也許你早已經習慣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你不必離開它,更不必讓生活後退,你隻需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態度,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繁雜的、無真實意義的生活,然後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跳出效率的“陷阱”
在快節奏的工作中,我們往往過於重視效率,而忽略了生活。太多機器按鈕等我們去按,生活忙亂不堪,工作效率低下且毫無樂趣。在效率的鞭策下,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忙得一刻也停不下來,這樣的生活注定毫無幸福可言。事實上,以人的價值來看,我們應該依照人性來處理工作和生活的關係。
效率和花費的時間並不一定成正比。強迫自己工作再工作,隻會耗損體力和創造力。我們需要暫停工作,讓自己歇息一下。每當你放慢腳步,讓自己靜下來,就可以和內在的力量接觸,獲得更多能量重新出發。一旦我們能明白工作的過程比結果更令人滿足這個道理,我們就更能夠樂於工作了。
3.別把工作看得太重
一位積勞成疾的企業老板去醫院看病,醫生勸他要多多休息。這位老板憤怒地抗議說:“我每天都有那麼多工作等著去處理,晚上還要批閱大量的文件,哪有休息的時間啊?”
“為什麼晚上還要批閱那麼多文件呢?”醫生詫異地問道。
“那些都是必須處理的急件。”老板不耐煩地回答。
“難道沒人可以幫你的忙嗎?”醫生問。
“不行呀!隻有我才能正確地批示呀!而且我還必須盡快處理完,要不然公司怎麼辦呢?”
“這樣吧!現在我開一個處方給你,你是否能照著做呢?”醫生有所決定地說道。
老板讀了讀處方的規定——每天散步兩小時,每星期抽出半天的時間到墓地去一趟。
老板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放慢生活的節奏,瞧一瞧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你仔細考慮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樣,覺得全世界的事都必須扛在雙肩,如今他們全都永眠於黃土之下了,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然而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而其他世人則仍然像你一樣繼續工作。我建議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醫生這番苦口婆心的勸諫終於敲醒了老板,他依照醫生的指示,調慢了生活的步伐,將自己的大部分工作授權給了其他人。他意識到了生命的真諦不在於急躁和焦慮,而在於平和地度過每一天,在這種想法的作用下,他的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事業也蒸蒸日上。
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位真正懂得生活之道的人不應當把工作看得太重,以免為此背上太過沉重的包袱,這樣你才能享受更輕鬆的生活和更高效的工作。
4.學會給自己適時減壓
就像我們不能逃避工作一樣,我們也無法逃避工作中的壓力。其實,在工作中有壓力並非壞事,因為人有一定的壓力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尋求進步。但是,壓力過大則絕非好事,它會讓我們陷入緊張、焦躁、疲勞的狀態中,這時,工作不順心,生活也就無法開心。所以我們要學會適當地緩解壓力,釋放壓力,使壓力保持在我們能承受的限度內,不要發生“水壓過大脹爆水管”的可怕事故。
5.拋開一切,讓自己閑一段
一位上班族曾在博客中描述過自己的一天:
6點半鈴聲響起,開始忙著起床,洗澡,穿職業裝,吃早餐(如果有時間的話),抓起水杯和工作包(或者餐盒),跑向公交車站,擠進車內,接受每天被稱為高峰時間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