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2)(1 / 3)

“奧賽羅”跨上舞台,台下立刻響起掌聲。掌聲剛過,台下就傳出一陣嘁嘁喳喳的議論。怎麼啦,後台監督一頭霧水,是演員走錯了台?沒有呀。是漏了台詞?也不對。道具和舞美出了問題,還是演員的服裝有差錯?啊呀!到這時他才發覺,這位黑人統帥滿頭鬈發,臉和脖子漆黑,偏偏那雙手還是白的,該死的化妝師,居然沒給菲利浦塗黑雙手。

這時候,台上的菲利浦也發現了這個荒唐的錯誤。他略微改變了一些動作,盡量讓雙手避開強烈的燈光,而他那出神入化的演技,居然讓觀眾暫時忘記了他那雙雪白的手。

一段戲演完,菲利浦要暫時下場了,離再上場還有七八分鍾。

菲利浦一下台,化妝師立刻迎上前來,一邊道歉一邊飛快地替他把雙手塗上了黑色,並立即用電吹風吹幹。這時,離菲利浦上場還剩三分鍾。

菲利浦坐在出場口,沉思了一會兒,突然站起來,向入口處一位警官借了他戴在手上的那副雪白的手套。

下一場戲,“奧賽羅”要跟久別的好友緊緊握手。戲開始了,隻見菲利浦大步走上台去,大喊一聲:“我的老朋友,我們可是多年沒見了!”同時伸出雙手。

台下的觀眾發現,黑人元帥居然還伸著一雙雪白的手,不禁哄笑起來,有的人還吹起口哨,喝起了倒彩。

就在兩位演員即將握手的一刹那,菲利浦突然從手上摘下一副白手套,瀟灑地往身後一扔,“奧賽羅”那雙黑色的手,終於出現在了全體觀眾麵前。

台下立刻安靜了下來,觀眾們都覺得誤會了戴白手套的“奧賽羅”。 菲利普用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便起到了“救場”的效果,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智慧。

方法就是這樣神奇,它總是可以在我們陷入困境時幫助我們脫身而出。我們需要做的隻是付出一點點心思與辛苦,就可以找到最適合的工作方法,到時,就不存在“做不好工作”這個說法了。

很多人不是不優秀,而是找不到方法

在美國企業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上帝不會獎勵努力工作的人,隻會獎勵找對方法工作的人。”一旦方法對路,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就會凸顯出來,其工作能力也會得到大家的認同。

無論是世界500強企業,還是一般的民營企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員工缺乏創新意識,不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員工隻知道一味地苦幹,而不知道怎樣提高工作效能;員工隻知道完成任務,而不懂得做企業發展真正需要的事……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方法上的缺失。員工在思想上隻重視行動而忽略方法,隻注重苦幹不注重效能。方法是提升工作效能的關鍵,很多人工作業績不理想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一天,日本有名的琴師鈴木,應邀到一個琴廠去講演。廠長說:“我的員工並不是不忠誠,但說實在的,廠裏有30人左右手指尖反應太慢,工作效率極低,您能幫忙想想辦法嗎?”鈴木略加思考後,建議工人們每天提前l小時下班去練打乒乓球。半年以後,廠長給鈴木送來了感謝信,說工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真是太感謝了!

鈴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發現了一條永恒的真理:提升員工的工作效能,使他們達到卓越工作的最佳境界,中間必不可少方法的“酵母”作用。打乒乓球可以鍛煉身體和頭腦同時協調工作,用手指尖勞動的員工經過不懈的訓練後,自然有利於上班時“手快起來”。由此可見,勤奮和敬業並不能保證良好的工作業績。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找對方法才是提升工作績效的關鍵。

子敏和王佳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在同一辦公室裏做著相同的工作。這天,她們麵臨著同樣的事情:

1作出下季度的部門工作計劃,第二天上午交給老板;

2約見一個重要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