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1)(1 / 3)

卓越者必是找方法之人

優秀員工的核心素質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主動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責任,找理由為失敗辯解。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每一個企業無時不刻都在尋找那些能夠推動企業發展,為企業創造最佳業績的員工。對於這類員工,企業也會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發展空間。那麼,究竟哪一種員工才是企業最需要的,在職場中,哪一種員工最能夠脫穎而出,快速成長呢?

答案毫無疑問:就是積極找方法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員工。因為隻有積極找方法的員工才能夠為企業更好地創造出效益,才能夠更好地彌補領導的不是,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關鍵力量。沈陽鴻達電信公事的業務經理劉傑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代表。

2005年10月,鴻達電信公司發出倡議開展“小靈通租機活動”,公司的一些員工積極響應公司的號召,用汗水和智慧為企業創造了財富。業務經理劉傑就是在這次活動中表現最突出的人。

在看到公司的倡議後,劉傑馬上開始行動,當天整個晚上都沒合眼,他把自己所有的社會關係用筆逐一記錄下來,並按親戚、朋友、同學等分類,然後又在每個類別中按A、B、C再進行細分,在每個個體的後麵標明就職單位、職務、興趣愛好,以及對該單位實行營銷的成功概率,然後將成功概率在80%以上的個體歸為A類,將成功概率50%~80%之間的個體歸為B類,成功概率在50%以下的歸為C類。對於B類和C類,他還將每個個體所在單位的決策者以及目前所知該決策者的社會關係統統標注出來,再按成功概率進行劃分。對不同單位和個體,他製定了不同的營銷方案。

第二天起,他開始對A類個體單位實行有針對性的營銷,僅僅頭一個星期,就簽下市人民法院、市國稅局等幾個大單,共計250餘戶。一個星期很快過去了,針對A類個體單位的營銷行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然而劉傑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知道,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還在後麵。 從第二個星期起,劉傑開始對B類用戶實行個性化營銷。其實,早在第一星期,他就在腦海裏開始運籌B類用戶的營銷方案,並進行一些初步了解,還與個別單位達成意向性口頭協議。有了這些基礎,盡管阻力很大,但劉傑還是在第二個星期簽下市農行司法局及市客車運輸公司等幾單集團用戶,共計200餘戶。

不用說,剩下的都是一些難啃的骨頭了。可謂困難重重,但也是劉傑在本次租機活動中最為精彩的一章。劉傑有一個多年未見的同學在市印刷廠工作,在他的引見下,劉傑結識了該廠廠長。意外的是,該廠長是個固守傳統的“老古董”,始終不能接受小靈通。善用腦子的劉傑在碰了幾次壁後,買回一本《消費者行為學》進行鑽研,劉傑明白了,對這種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人要采用迂回營銷的方法。為了進一步加深與該廠長之間的聯係並取得其信任,他還專門找人請教,上網查找,了解該廠製作工藝的一些基本常識。這樣,便不至於在營銷過程中時常處於被動局麵,縮短了“銷售距離”。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傑得知該廠目前正處於極度困難的時期,於是,他連續幾天跟著該廠業務員四處跑業務,盡管沒有取得多大成績,但廠長卻被他每天跟著業務員日曬雨淋的精神打動了。租機協議簽訂那天,廠長佩服地緊握劉傑的雙手,深深發出感歎:“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新世紀中國電信的品牌理念和精神,感謝你!我們決定租機80台,今天就付款。”

在此次豪情風暴中,劉傑一個人就創下銷售658台小靈通終端的紀錄,這個曆史紀錄是十分驚人的,須知658台差不多相當於整體銷售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