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合
是指為產品增加一項或者幾項要素,而其他要素維持不變。結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進行:增加有形的產品或服務,增加品牌的屬性,增加用途。
3調整
包括對某個產品或服務的某一項或某幾項要素做出逆向思考的調整。例如,調整有形的產品或服務,調整包裝,調整品牌的屬性,調整用途。
4去除
就是把產品或服務的一項或者幾項要素直接去掉。如去除有形的產品或服務,去除包裝,去除品牌的屬性,去除用途。
5強調
就是把產品或者服務的某一項功能,向上強調或者向下強調。如強調有形產品或服務,強調包裝,強調品牌屬性,強調用途。
6重新排序
是指改變產品或者服務的某一項或幾項要素的排列順序。如對有形產品或者服務進行排序,對包裝進行排序,對品牌的屬性進行排序,對用途進行排序。
林偉賢先生還指出了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並闡述了創意的來源,催生創意的方法,以及培養創意的訓練方法。
作為商業中的重要一環,行銷創新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和作用,以行銷手段的創新來開拓市場、鞏固市場已成為商家共通的遊戲規則,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就要看誰的行銷手段更能打動消費者,贏得了買家也就贏得了市場。
林先生指出,創意要考慮中國的特殊民情。
在中國市場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比如:
1全世界75%的玩具是在中國加工製造的。
2中國人花在網絡遊戲上的錢,比買票看電影的多。
3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選擇最便宜的盒飯,需要3元人民幣,相當於買一個菠蘿的價錢。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要麼滿足高端市場,要麼滿足低端市場,這兩個都是重要的市場。
4中國發行量數一數二的報紙《人民日報》,在北京街頭卻不易買到。
5在美國商業信息很濃厚的電視節目《百萬富翁》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經過包裝加入中國文化元素,便成為收視率頗高的《開心辭典》。
……
這些現象客觀存在著,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足夠的觀察力和敏銳度。
這些理念都是林偉賢先生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的深入、係統的思考,本書中大量翔實和全新的案例可以幫助你更為深刻地理解“創新中國”的理念和內容。
腦力風暴
1創新分為6種形式。我們常用的是哪種形式的創新?取得了怎樣的效果?對這6種創新形式有何理解?
2創新包括6種技術。我們的產品或服務采用的是哪一種或哪幾種技術?各種技術之間應如何進行整合?效果如何?
3創新要考慮中國的特殊民情。中國的市場情況是怎樣的?呈現怎樣的特點?為什麼說它特殊?針對這些特點有什麼創意或應對措施?
《創新型員工》——如何成為創新型員工
“一流員工主動創新;二流員工被動創新;末流員工拒絕創新。”
這是本書的核心主題。一流員工的最大標誌之一,是能創造最大效益。而隻有主動創新,才可以成為創造最大效益的關鍵員工。
創新型員工是單位創造效益的核心力量。他們總能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並促使單位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