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緊了緊領帶,掃視了一眼台下那些透著不信任的眼睛,用幻燈片映出了曲別針的用途……這時隻見中國的一位以“思維魔王”著稱的怪才許國泰先生向台上遞了一張紙條。
“對於曲別針的用途,我能說出3千種,甚至3萬種!”
鄰座對他側目:“吹牛不罰款,真狂!”
第二天上午11點,他“揭榜應戰”,走上了講台,他拿著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別針用途求解。原先不以為然的聽眾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
“昨天,大家和村上講的用途可用4個字概括,這就是鉤、掛、別、聯。要啟發思路,使思維突破這種格局,最好的辦法是借助於簡單的形式思維工具——信息標與信息反應場。”
他把曲別針的總體信息分解成重量、體積、長度、截麵、彈性、直線、銀白色等10多個要素。再把這些要素,用根標線連接起來,形成一根信息標。然後,再把與曲別針有關的人類實踐活動要素相分析,連成信息標,最後形成信息反應場。這時,現代思維之光,射入了這枚平常的曲別針,它馬上變成了孫悟空手中神奇變幻的金箍棒。他從容地將信息反應場的坐標,不停地組切交合。
通過兩軸推出一係列曲別針在數學中的用途,如,曲別針分別做成1、2、3、4、5、6、7、8、9、0,再做成+-×÷的符號,用來進行四則運算,運算出數量,就有1 000萬、1萬萬……在音樂上可創作曲譜;曲別針可做成英、俄、希臘等外文字母,用來進行拚讀;曲別針可以與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可以用曲別針做指南針;可以把曲別針串起來導電;曲別針是鐵元素構成,鐵與銅化合是青銅,鐵與不同比例幾十種金屬元素分別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則是成千上萬種……實際上,曲別針的用途,幾乎近於無窮!他在台上講著,台下一片寂靜。與會的人們被思維“魔王”深深地吸引著。
這種發散式思維能夠打破原有的思維格局,特別是對於創造者可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
6平麵思維法
什麼是平麵思維法呢?
著名思維學家德·波諾的解釋是:“平麵”針對“縱向”而言。“縱向思維”主要依托邏輯,隻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麵則偏向多思路地進行思考。為此,他打了一個通俗的比方:
在一個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來。按縱向思考的人,隻會嫌自己打得不夠努力,而增加努力程度。而按平麵思維法思考的人,則考慮很可能是選擇井的地方不對,或者根本就沒有水,或者要挖很深才可以挖到水,所以與其在這樣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尋找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縱向”總是放棄別的可能性,所以大大局限了創造力。而“平麵”則不斷探索其他可能性,所以更有創造力。
其實,有不少優秀的人,也在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換地方打井”的創造。鬆下幸之助就是這方麵的高手。
1956年,鬆下電器與日本生產電器精品的大孤製造廠合資,設立了大孤電器精品公司,製造電風扇。當時,鬆下幸之助委任鬆下電器公司的西田千秋為總經理,自己任顧問。
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專做電風扇的,後來開發了民用排風扇。但即使如此,產品還是顯得很單一。西田千秋準備開發新的產品,試著探詢鬆下的意見。鬆下對他說:“隻做風的生意就可以了”。
當時鬆下的想法,是想讓鬆下電器的附屬公司盡可能專業化,以圖有所突破。可是鬆下電器的電風扇製造已經做得相當卓越,頗有餘力開發新的領域。盡管如此,西田得到的仍是鬆下否定的回答。
然而,西田並未因鬆下這樣的回答而灰心喪氣。他的思維極其靈活與機敏,他緊盯住鬆下問道:“隻要是與風有關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嗎?”
鬆下並未細想此話的真正意思,但西田所問的與自己的指示很吻合,所以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四五年之後,鬆下又到這家工廠視察,看到廠裏正在生產暖風機,便問西田:“這是電風扇嗎?”
西田說:“不是。但它和風有關。電風扇是冷風,這個是暖風,你說過要我們做風的生意,這難道不是嗎?”
後來,西田千秋一手操辦的鬆下精工的風家族,已經非常豐富了。除了電風扇、排風扇、暖風機、鼓風機之外,還有果園和茶圃防霜用的換氣扇、培養香菇用的調溫換氣扇、家禽養殖業的棚舍調溫係統……
西田千秋隻做風的生意,就為鬆下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在工作中,如果隻在一條路上走,很容易會覺得路已經走絕了。但實際上,路的旁邊也是路,而且條條都是新的路,隻要善於開拓,就能引領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