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找對方法,變通做對事(3)(1 / 2)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問題難,是由於他隻倚重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而不懂得去獲取別人的幫助。有的人甚至由於過於突出自己,把本來可以幫助自己的人趕走了。

實際上,每個人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活在群體中的。所以員工在任務麵前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現狀,善於和別人合作,把兩者的長處有機地結合起來,用他人的智慧來幫助自己去迎接、挑戰困難,這樣才有可能避免陷入生存的絕境,並且能夠取得工作的成功。

閱讀思考題:

1在你的工作中,你是善於獨立完成任務還是與別人合作?

2你最近的工作有沒有與同事合作完成任務的案例?你們是怎麼做的?最後取得了什麼成果?如果讓你自己來做又會有什麼困難?

應對問題的八大變通思維方法

沒有絕望的形勢,隻有絕望的人。有時,善於打開傳統思維的死結,或從事物本身存在的差異上考慮問題,就能做到“柳暗花明”。

思維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思路,就是思考問題的路線、途徑。思考問題都要遵循一定的路線途徑,也就是都要運用一定的思維方法。碰到困難時,學會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思考,往往很輕易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案。下麵,我們簡要地介紹幾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供大家參考。

1係統思維法

一次,“酒店大王”希爾頓在蓋一座酒店時,突然出現資金困難,導致工程無法繼續下去。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他突然心生一計,找到那位賣地皮給自己的商人,告知自己沒錢蓋房子了。地產商漫不經心地說:“那就停工吧,等有錢時再蓋。”

希爾頓回答:“這我知道。但是,假如老蓋不下去,恐怕受損失的不隻我一個,說不定你的損失比我的還大。”

地產商十分不解。希爾頓接著說:“你知道,自從我買你的地皮蓋房子以來,周圍的地價已經漲了不少。如果我的房子停工不建,你的這些地皮的價格就會大受影響。如果有人宣傳一下,說我這房子不往下蓋了,是因為地方不好,準備另遷新址,恐怕你的地皮更是賣不上價了。”

“那你要怎麼辦?”

“很簡單,你將房子蓋好再賣給我。我當然要給你錢,但不是現在給你,而是從營業後的利潤中,分期返還。”

雖然地產商老大不情願,但仔細考慮,覺得他說的也在理,何況,他對希爾頓的經營才能還是很佩服的,相信他早晚會還這筆錢,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在很多人眼裏,這本來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自己買地皮建房,但是最後出錢建房的卻不是自己,而是賣地皮給自己的地產商,而且“買”的時候還不給錢,而是從以後的營業利潤中來償還。但是希爾頓做到了。

為何希爾頓能夠創造這種常人不可思議的奇跡呢?

就在於他妙用了一種智慧——係統智慧。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他把握了與對方並不隻是一種簡單的地皮買賣關係,而更是一個係統關係——他們處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共同利益係統中。

2類比思維法

所謂類比,是從兩個或兩類對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屬性的事實出發,推出其中一個對象可能是有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已經具有的其他屬性的思維方法。

一個星期天,法國著名醫生雷內克瓦帶著女兒到公園玩。女兒要求爸爸跟她玩蹺蹺板,他答應了。玩了一會兒,醫生覺得有點累,就將半邊臉貼在蹺蹺板的一端,假裝睡著了。女兒見父親的樣子,覺得十分開心。突然,醫生聽到一聲清脆的響聲。睜眼一看,原來是女兒用小木棒在敲蹺蹺板的另一端。這一現象,立即使醫生聯想到自己在醫療中遇到的一個問題:當時醫生聽診,采用的方式是將耳朵直接貼在患者有病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學。醫生想:既然敲蹺蹺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聽到,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某樣東西,使病人身體某個部位的聲響讓醫生能夠清楚地聽見呢?

雷內克瓦用硬紙卷了一個長喇叭筒,大的一頭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裏,結果聽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個聽診器就這樣產生了。後來,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紙做成了單耳式的木製聽診器,後人又在此基礎上研製了現代廣泛應用的雙耳聽診器。

類比思維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類比思考往往都遵循這樣三步:

(1)對現象的警覺,即“臨機觸動”。

(2)觸類。

(3)旁通。

這三點在瞬間的合一,就是相似性的直覺。

3逆向思維法

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如果能夠避免與問題正麵交鋒,而采取逆向思維,從逆向入手來分析、解決問題,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位猶太大富豪走進一家銀行。對營業員說:“我想借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