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讓我更加知性優雅
經常有人問我,作為一名女性,從事野外調查實踐工作,是否要麵對很多困難。困難是肯定有的,但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艱苦和傳奇。其實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人,在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隻不過我很幸運,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別人的認可。
從某種程度來說,野外工作是對女性身體和體力的巨大挑戰,但人的意誌也很重要,所以,凡是能爬的山我都要去爬,凡是能的河我都要去,隻要自己覺得能堅持下來,就能堅持下來。挑戰和磨難是很好的學校,它能把女性變得更加堅強。
我所帶的研究生中大半是女生,因為男生比較好找工作,他們本科、碩士畢業後大都去工作了,所以女生繼續深造讀博的居多。其實繼續求學未必是壞事,學成後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且可以讓我們培養更多的女性科學家。
我一直認為,女性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才能受到男性的尊重。很多女生希望找一個好老公,一輩子安然無憂。我經常教導她們,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經營。當然,我也不是女權主義者,女性在家裏還是要做好賢妻良母,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選擇讀博士的女性一定要有事業心,有追求、有理想,一定要懷著對科學的崇尚和熱愛,因為在博士期間,你必須要在某一學術領域走到前沿,走到頂端,這樣將來才有立足科研的資本。
我在國外讀博士時,孩子隻有8歲,我邊帶孩子邊讀書,確實很辛苦。但是,凡事都有兩麵性,孩子因為我的辛苦、忙碌,從小就很懂事、愛學習,幾乎不用我操心。同時,孩子也像一麵鏡子,映照著我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我時刻想著得給孩子做出表率,於是更加努力學習和工作,前行的腳步也不敢停歇下來。
作為職業女性,有對事業的追求和熱愛,渴望建樹更多,但我們同時也是母親、妻子和女兒,要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所以女性要成功,必須多付出一些,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兼顧好家庭和事業。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性別,既然身為女性,就好好地做女性,享受工作和生活,做一個優雅的女性。
就拿我自己來說,在學校是教授,回到家裏該拖地就拖地,該做飯就做飯。其實換個角度看,做家務也有好處,工作時更多的是消耗腦力,做家務就是幫我鍛煉身體,所以我很不理解有些人在家裏不幹活,特意跑到健身房去鍛煉身體。在家裏做家務,不但使身體得到鍛煉,而且看到幹淨整潔的家,我的心情也很愉快。所以,人的心態很重要,隻要你覺得這是你應該做的事情,你就不會抱怨,反而會樂在其中。
在野外工作,我也覺得是一種幸福,因為平時在實驗室裏運動少,去野外跋山涉水,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方式。而且,在野外吃的農家菜都是深山裏生長的綠色有機食品,晚上也沒有失眠的困擾,倒在床上就能睡著,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還有,在野外沒有那麼多雜事幹擾,更能專注工作、專注思考。
對我而言,科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內在的動力。科研工作使我不斷擴充知識、磨礪自己,使我更加知性優雅、更加樂觀自信、更加勇敢自強。而這些都是我以前不具備的素質,這都是科學研究帶給我的,我因此更加熱愛我的工作。
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兩件事。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不認為辛苦,相反我覺得很有意思。堅持做一件事情,做一個有知識、有價值、有追求的人,受到別人的尊重,實現自己的價值,是一件很享受、很幸福的事。作為一名老師,把自己的學術思想和做人理念傳承給學生,也是一種幸福,跟年輕的學生們在一起,我感覺自己也一直是年輕而富有朝氣的。
我希望能把我的科研感悟傳遞給更多年輕人,我希望看到更多青春懵懂的孩子帶著學業有成的自信啟航人生,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成為引導他們承擔社會責任、感知科學精神的起點。(本專題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歐萊雅中國提供,源形畢露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