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業:自主奮鬥的一項事業(3 / 3)

互聯網創業模式具有最大的彈性,這樣的彈性讓我們擁有的即使某些不足也成為與其他人組合創業的互補優勢,這是一件特別的好事情,因為網絡創業擴大了創業的領域、類型與數量,也加大了男女組合的特別需要,甚至讓男女性文化在創業過程中得到重塑與新的調整,一個創業的女性與以前的“男人婆”不同,也與柔性內斂的女性形象不同,正如這個時代的創業男性也在發生耐人尋味的特質變化一樣。

創業總有奇怪的感覺

是的,創業是需要創造與創新的,但是一味的創造與創新不能解決我們的商業價值問題,我們需要某種停下來將我們已經有的創造與創新落地並規模化的東西,盡管這將導致我們回歸傳統。就像我們煞費心思去創新《小蘋果》的舞蹈表現,但是我們隻是在不斷擴大《小蘋果》的影響力。

創業真的沒有那麼了不起了,以往的創業要求人具有超常的能力,而今天互聯網化的創業可能隻要人們有過去30%的能力就可以開始了,因為網絡平台創造了更多方便的服務機製讓創業成為日益常態化的行動。

在產品與服務上聚焦,這是對的;在服務與精細上突破這也是對的;我們通過打雞血讓同事用最自信與簡潔的方式,把我們的產品銷售出去的方式也是對的。但是我們依然要記得,我們在市場上得以長期站立的關鍵,是持續洞察並能抓住消費者需求的動態變化。

我們需要一種狀態,需要因為熱愛而投入,因為投入而別致,因為別致而差異的效果。這樣我們就有傳道般的感染力,也有去讓大家看到他們預期的目標得以實現的希望與可能。

是的,即使在阿裏巴巴平台上的人也不需要全部學馬雲,學太極,阿裏巴巴作為平台是一個江湖,盡管學太極便利了老馬的操縱,但是阿裏的本質是更豐富的武林,更廣大的江湖。任何公司上市之時也是它傳統之始,互聯網開啟的可能性隻是眾多廣大的可能性之一,大家有的是機會。

我欽佩任何有信仰的人,因為信仰而行動的人總是有非同尋常的精神力量。我也尊重不同的信念,盡管我不見得認同這些信念,但因為有信念,人們變得比較容易識別與形成交往規則,與投機和沒有信念的人相比較,有信念的人可愛與可靠多了。

因為信任,所以簡單。當我們信任消費者與公眾中存在的大數定律,同樣讓我們對於很多不確定性有了某種信心——在紛繁複雜的人類差異背後,事實上是有很多的共性與觸發規律的。現在的民意不隻是一種主觀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種客觀的能量,更是一種可以發揮作用獎懲人們是否遵從它的力量。甚至,今天認識民意也成為了人們可以以此作為創業切入點的關鍵。

創業是場馬拉鬆

隻有在跑馬拉鬆的時候,北京才給你騰出那麼大的路麵,但不要以為康莊大道就一定舒服,當你選擇了馬拉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在開始的時候,對於馬拉鬆就是想一想,而根本不會走上實際嚐試的路。在跑馬拉鬆的準備中,很多基礎工作帶來了幫助:早上要提前點補充營養,但喝粥或者麵條可以減少身體負擔,身體要排空,跑前要運動開;在運動開始以後,保持對於速度的控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讓身體適應這樣的節奏,這是很重要的輕鬆之道,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再慢的跑也比走快。

當我們選擇創業這樣的道路,不管政府領導怎麼開綠燈、給幫助,但是我們選擇的還是一條挑戰的道路。這條道路遇到的各種挑戰一點不比馬拉鬆中少。我們需要確定總體目標,需要有行動的策略,需要有夥伴與戰略合作夥伴的陪伴和一起奮鬥,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同時不斷調整。在這個時候,我們有政策支持環境與周圍支持條件是重要的,但是對於這樣的條件的期待也不能過度,因為本質上的創業,是需要我們自主奮鬥的一項事業。

作者係零點研究谘詢集團董事長、飛馬旅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