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團隊構成看海歸創業缺些啥?(1 / 2)

從團隊構成看海歸創業缺些啥?

封麵故事

作者:隋誌強 曹一清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歸創業之地。大量海歸創業,不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直接的推動,也帶動和提升了我國的創業文化。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海歸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可以說,當下正是海歸創業的黃金時期。

但是,創業之路總是崎嶇不平、充滿危機和挑戰的。據統計,不少於2/3的海歸創業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其中接近1/3的海歸創業企業基本上屬於失敗)。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充滿激情,既擁有國際化視野和領先的技術,又有國內淵源的海歸們的創業之路如此布滿荊棘?海歸創業過程中最缺乏或者說最需要的又是怎樣的元素?這個問題不僅困撓著眾多海歸創業者,也困撓著研究海歸創業發展狀況的專業人員。

從現有大量的問卷調查資料和麵對麵訪談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這個問題的許多答案。比如:缺資金、缺合夥人、缺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缺商業模式等等。這些回答從不同側麵反映了留學生歸國創業所碰到的困難,這些答案從資料來源看更側重於創業者本人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對這些調查訪談結果的梳理,並從創業團隊的構成角度來觀察,我們發現,海歸創業過程中主要缺少以下幾個方麵:

缺少“領跑者”

就是缺少對行業非常了解,既能夠很好把握發展方向,又能整合行業資源來支撐創業者事業發展的“領跑者”。很多海歸已經擁有相關的國際領先技術,有的甚至已經做出了產品原型,在行業中至少在技術上已經站在了比較前沿的地位;但是由於對行業發展的方向把握不夠,或者對消費者消費趨勢掌握不好,或者對行業內技術競爭的動態了解不足,往往也會使創業走入岐途。而上述的這些能力不是經過幾年的學習或者短暫的工作經驗就能獲得的,這些能力必須通過在行業內長期浸淫才能具備,若涉及到行業資源的整合,那更是如此。因此,歸國創業,是否能找到這樣的一個“領跑者”,對創業的成敗至關重要。

缺少“市場人”

相關調研資料顯示,海歸創業公司中技術資源有87.6%的企業是從海外獲得的,市場資源則有67.8%的企業是從國內獲得的。可見,海歸創業的技術依賴海外,而市場主要還是依賴國內。大部分的海歸,由於長期在海外學習和工作,習慣於比較簡單、更注重能力的海外文化,使得海歸在獲取海外技術時相對容易,而在獲取國內市場資源方麵就相對困難。尤其是目前國內市場化程度還不高,市場、客戶的獲得往往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海歸對這些“國情”相對陌生,在產品向市場推廣過程中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嚴重影響了其市場的開拓,甚至會錯失其在技術尚保持領先的窗口期快速擴大客戶群占領市場的良機。因此,在組建創業團隊時,如何吸納對本土市場相對熟悉、精通國內市場規則的“市場人”加入團隊,也是海歸創業麵臨的重大挑戰。

缺少“管理者”

在創業實踐過程中,很多海歸感到與國內員工之間在工作理念、工作態度、工作規範等等方麵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也成為海歸創業獲得成功的障礙之一。這個看起來不是很大的問題,其實潛在負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應該采用合乎本土文化的約束製度和激勵政策,使員工能夠感受到自己與公司的同步成長。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則會產生種種衝突,有時候管理者甚至都找不到衝突的原因。這種狀態對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盡管海歸們同樣血脈在華,有文化的認同和歸屬感,但由於長期的海外學習經曆和生活工作經曆,已經習慣於另一種社會環境。所以,歸國創業過程中經常會體驗到與員工說不清原因的不和諧。而這種文化上、理念上的衝突是很難在短期內解決的,良好的辦法是在其創業團隊中,配備專業的人才來分擔該項工作。因為,對一個成功的企業來說,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調動每個員工的創造性,激發每個員工的責任心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相當高百分比的海歸在創業初期並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往往會在公司出現較大問題時才慢慢醒悟,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