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隻要做你自己,你便是快樂的
有人說做事容易做人難,有人說做人不難做自己最難,其實做自己也不難,總比從別人嘴裏東聽一點西聽一些,支離破碎的拚出自己的形象容易,走自己的路不後悔,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人生就不會浪費。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孩子用一頭驢子馱著貨物去趕集。趕完集回來,孩子騎在驢上,老頭兒跟在後麵。路人見了,都說這孩子不懂事,讓老年人徒步。孩子就忙下來,讓老頭兒騎上。於是旁人又說老頭兒怎麼忍心,自己騎驢,讓小孩子走路。老頭兒聽了,又把孩子抱上來一同騎。騎了一段路,不料看見的人都說他們殘酷,兩個人騎一頭小毛驢,把小驢都快壓死了,兩人隻好都下來。可是人們又都笑他們是呆子,有驢不騎卻走路。老頭兒聽了,對小孩子歎息道:“沒法子了,看來我們隻剩下一條路:兩個人扛著驢子走吧!”
正因為老頭兒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總是被路人的言行所左右,最終落得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從而不知所措,徒增煩惱。
許多人做起事情來就像上述故事中所講的老頭兒和孩子,一件事想做得麵麵俱到,別人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誰有意見,就聽誰的。可是麵麵俱到的結果呢?卻是沒有人滿意,反而也將自己置於無所適從的境地。
處處想麵麵俱到,既想討好每一個人,又想不得罪每一個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人的麵子和利益,你認為顧到了,別人卻不一定這麼認為,甚至有的人根本不領情。再者,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感受和看法都有所不同,你讓這個人滿意,就會令那個人不滿意。你做得麵麵俱到的結果最後隻有兩種可能:要麼自己累得半死;要麼被人捏住軟肋,任人擺布。
與其這樣,我們何不明智一點,快樂地做我們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人做事,我們就不必勉強改變自己,不必費心掩飾自己。這樣,就能少一些精神的束縛,多幾分心靈的舒展,就能少一點不必要的煩惱,多幾分人生的快樂與輕鬆。
相反,忘記了“我是誰”,硬要逼迫去改變自己,戴著麵具去應付人生,所有的煩惱就會接踵而至。
愛默生在散文《自恃》中說:
“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當中,都會有段時間確信:物欲是愚昧的根苗,模仿隻會毀了自己;每個人的好壞,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縱使宇宙充滿了好東西,不努力你什麼也得不到;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隻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查理·卓別林剛剛參加拍電影的時候,導演讓他模仿德國當時一名著名的喜劇演員,可他表演一直都不出色,直到找出了屬於他自己的戲路,才成為舉世聞名的喜劇大師。在歐文·柏林與喬治·葛希文兩人相識的時候,柏林已是有名望的作曲家,而葛希文還僅是個每星期隻能賺35塊錢的無名小卒。柏林非常欣賞葛希文的才華,願付3倍的價錢聘請他為音樂助理。但後來柏林卻說:“你最好別接受這份工作,否則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假如你秉持本色努力奮鬥下去,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葛希文。”葛希文牢記柏林的忠告,努力奮鬥,最終成為了美國當代著名的音樂家。
因此,我們應慶幸自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應該把自己的稟賦發揮出來。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園地;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彈起生命中的琴弦。
隻要做你自己,你便是快樂的。
11.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成功是人生的發展目標。
人人都希望成功,每個人都想獲得一些美好的事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沒有人喜歡巴結別人,過一種平庸的生活,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迫進入某種狀態。
人生最實用的成功經驗,就是“堅定不移的信心能夠移山”,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並不多,而真正移山的人就更少了。
可能你會說,我很勤奮,但就是對自己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的確,這是一種消極的力量。當你心裏不以為然或懷疑時,就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支持你的“不相信”。懷疑、不相信,潛意識要失敗的心理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的心態,都是失敗的上要原因。
那麼,在生活中,如何培養你的自信心呢?
在聚會、開會等場合,你要專挑前麵的位子坐。可能你已經注意到,在上述場合,後麵的位子總是最先被坐滿。大部分占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會太顯眼,而他們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坐在前排能建立你的信心,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盡量往前排坐。坐前排是比較顯眼,但成功義何嚐不是一種顯眼呢?
練習用你的目光正視別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許多有關他精神世界的信息。麵對一個不敢正視你的人,你可能就會問自己:他想隱瞞什麼呢,他怕什麼呢,他會對我不利嗎?如果你不正視別人,你的眼神就意味著:在你旁邊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我不如你;我怕你。而如果總是躲閃別人的眼神則更糟,它通常告訴別人:我有罪惡感;我做了或想了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情;我怕一接觸你的眼神,你就會看穿我。但是,如果你正視別人,就等於告訴他:我很誠實,而且光明磊落,正所謂“君子坦蕩蕩”。
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心理學家將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跟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的不愉快感受聯係在一起。但是,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你可以借著這種改變改變你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身體語言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那些屢遭打擊、被排斥的人,連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沒有自信心。所以,使用這種加快25%的方法,抬頭挺胸走會好一點,你就會感到你的自信心在滋長。
經常練習當眾發言。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許多思路敏捷、天資很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是因為他們缺少信心。盡量當眾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下次發言就更容易一些。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發言的機會,不要懷疑自己,你的發言的確很精彩。
經常性地放聲大笑。笑能給自己很實際的推動力,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一副良藥,不僅如此,笑還可以化解別人敵對情緒。放聲大笑,你會覺得好日子又來了。現在,你就放聲大笑一次,然後體會一下其中的滋味。
某味精公司的董事長對全體工作人員下達了“成倍地增長味精銷售量,不拘什麼意見都可提,每人必須提一個以上建議”的命令。
於是,營業部門考慮營業部門的建議,宣傳工作琢磨宣傳工作的,生產部門打算生產部門的,大家紛紛提出銷售獎勵政策、引人注目的廣告、改變瓶裝的形狀等等方案。
然而,一位女工卻苦於提不出任何建議來。她本想以“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為由而拒絕參加,但考慮到這是社長的命令,並且言明不拘什麼建議都可以,所以她覺得拿不出建議有些不合適。
就在這當中,某日晚飯時,她想往菜上撒調味粉,由於調味粉受潮而撒不出來,她的兒子不自覺地將筷子捅進瓶口的窟窿裏,用力往上攪,於是調味粉立時撒了下來。
在一旁看著的女工的母親對女兒說:“如果你提不出社長讓提的建議,你把這個拿去試試看。”
“這個?!”
“把瓶口開大呀!”
“這樣的提案!”女工本來有些不以為然,但是又無其他建議可提,於是就提出了把味精瓶口擴大一倍的提案。
審核的結果出人意料。女工提出的建議竟進入15件得獎提案之中,領得獎金3萬元。而且此提案付諸實施後,銷售額倍增,為此,女工又破例從董事長那裏領取了特別獎。
受寵若驚的女工想:“出主意,出主意,原來以為很難,沒料到這樣的提案竟然也得了獎。像這樣的提案,一天能提上兩三個。”
案例中的這位女工,與其說是通過這次的提議獲得了3萬元的獎勵,還不如說通過這次提議而獲得了一種自信心。我們可以設想,等以後公司再有這樣的活動時,這位女工絕對不會再說自己沒有任何提議了,她會成為一個提議專家。她說不定會因此而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人的自信心就是如此重要,它會使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成為一個事業上成功發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