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巔峰時期到來了!《朝聖》之後出版的是他最著名的長篇魔幻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牧羊少年聖地亞哥連續兩次做了一個同樣的夢,夢見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藏有一批寶藏。他於是賣掉羊群,矢誌向南,跨海經過撒哈拉大沙漠,直往金字塔而去。柯艾略的心中一定活著一個牧羊少年聖地亞哥,那樣的純真,才能在精神的長途旅行中,獲得感動和領悟。
柯艾略喜歡從各種曆史典籍和傳奇中吸取靈感,一直在構築一個想象和幻想的文學世界,尤其是中東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化和文學的典籍,成了他很多小說的創作靈感的來源。據說他花了11年的時間,專門研究煉金術,他證實說:“我的確研究煉金術11年,也就是說,我閱讀了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東西。但那時的我非常像書中的那個英國人,認為如果讀了這些複雜的書,就一定能夠掌握其中的知識。我花了很多時間才認識到,世界的教義存在於每一種簡單的元素中。因此我們可以在每一件事物和每一個人身上學到東西。但是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善於接受這個世界,如果我們保持開放的心靈,就能夠真正實現這一點。”
看到自己的靈魂
“我並不想教任何人任何東西。我寫書是為了和自己進行討論,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柯艾略覺得自己的魔幻小說不過是內心探索的一部分。
世界上唯一一本翻譯語種超過《聖經》的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是通俗版的馬爾克斯,將《百年孤獨》變成每個青少年都會有的幻想,於是,牧羊少年就開始“夢遊”。保羅·柯艾略被稱為“繼馬爾克斯之後,擁有最多讀者的拉美作家”。迄今為止,他的大熱小說《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已被翻譯成69種語言公開出版,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量超過3500萬冊,登上20多個國家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並榮獲33項國際大獎,到2000年為止,這本書光在巴西就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158版……
博爾赫斯幫助他理解了人類的象征性語言,亞馬多使他理解了巴西人的靈魂,亨利·米勒使他理解了寫作必須是自發的,威廉·布萊克讓他看到了寫作的充滿想象的一麵。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不關心傳統,但事實上,柯艾略善於從神秘主義出發寫一個簡單的故事,讓博爾赫斯的靈魂飛翔在一個童話般的國度。
在長篇小說《波多貝羅女巫》中,柯艾略塑造了一個名叫雅典娜的女孩。女孩從小被吉普賽母親遺棄,一對黎巴嫩夫婦收養了她,她因展現出驚人的宗教天賦而被誤解為女巫。又是一個關於女孩和女巫的故事,宗教對於保羅來說,既是神秘的懸念,也在建立一個屬於柯艾略的童話般的王國。他在這樣富有想象力的小說中表現出他的童心和博愛之心,這是他能擔任聯合國和平大使的前提條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動情地說:“柯艾略先生是一位天才的作家,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背景的心靈,這將使他成為一名強有力的大使!”
柯艾略的寫作更加大了懸疑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風靡全球的丹·布朗風潮的影響。雅典娜在故事中並不真正現身,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所有關於她的事跡皆由其前夫、親生母親、養母、找她學戲的女演員、記者、餐廳老板、曆史學家等人的訪談記錄串成,從中抽絲剝繭,讀者可以逐漸拚出雅典娜的真實麵貌。
但柯艾略本人並不認為懸疑是他真正追求的目標,他熱衷的仍是宗教的真正核心:靈魂。由新經典最新出版的《阿克拉手稿》同樣與宗教有關,遭十字軍長期圍困的聖城耶路撒冷、神秘的詩人、《聖經》似的智慧箴言……都打上了宗教的深深烙印。他說:“讀者會在小說的人物中看到他們自己的靈魂。我在寫作的時候,我給這些筆下的人物所設定的,將被讀者自己對人物的想像所取代。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想象力,他們會塑造自己的複雜的雅典娜,作為一個小說家,我所能做的就是尊重他們。”
訪談:寫作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
《新民周刊》: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你曾擔任過編劇、劇場導演和記者,這些工作對你之後成為一名作家有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