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樓市新政:讓房地產“飛”多久?(1 / 3)

樓市新政:讓房地產“飛”多久?

財富

作者:張襦心

“如果手上有100萬,是買房好,還是買股好?”有人這麼問任誌強。此前甚囂塵上的聲音是“賣房買股”。

投資者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是因為樓市基本麵有什麼改善,而是等來了“解房軍”,尤以3月30日的房地產新政為甚。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這是繼1998年、2008年之後,新中國第三次政府明確救市,也是2008年之後最大力度、最密集的救市行動,必將寫入中國房地產史冊。

現在可以明確的是:政府對房地產是真愛。要片樹葉,它敢給你整個春天!

業內分歧巨大的是:這種“愛”到底是不是飲鴆止渴?

最煎熬的還是正在或者準備買房的消費者。他們最擔心的是:房價會不會快速上漲,重演2009年那一幕——當時4萬億財政刺激和10萬億貨幣刺激duang地砸下去,一二線城市房價坐上了火箭炮。

底部已現?

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已經讓樓市沉寂了一年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商品房銷售麵積12064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麵積下降9.1%,辦公樓銷售麵積下降13.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麵積增長7.2%。

商品房銷售額76292億元,比上年下降6.3%,降幅比1-11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7.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21.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7.6%。

成交低迷,進而嚴重動搖了房地產開發的投資熱情。從2013年到2014年,雖然房地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了10.49%,但投資增長速度卻大幅回落。

但就在樓市低迷之時,已經有抄底者出手。

中聯地產二手房研究院總經理肖小平透露:“長期關注樓市的投資客,早在去年四季度就開始入市了,有人已經趁著最近這市場出貨,大賺或小賺了一筆。”楊紅旭亦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深圳市場尤其強勢,春節過後很多二手房已漲價一成左右。”

河南省焦作市,購房者正在一家樓盤的預售現場“搶”房。

“我們這個項目,去年11月底小幅漲過一次,春節後第一個星期又漲了一次,兩次漲的幅度都是每平方米300-400元。每一次都是銷售量上來才漲的價。我們組從去年11月份開始,7個人一個月成交3套左右,逐步增加到兩個星期3套,成交量增加了2-3倍。”小冷(化名)告訴記者。他是北京某房產中介一手房銷售小組的組長。目前北京五環內已經沒有多少樓盤可以拿,他們代理的聯排別墅,位於六環外的順義,每平方米1.5萬-2萬。一期麵向當地回遷戶,二期後半段和三期,更多為購買二套房的客戶。

真愛有多愛

樓市庫存積壓還在進一步惡化,投資者的預期卻悄然發生了改變。其實同樣的背離,早一步已經在股市上演。記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看到曆史學者張鳴在微博上不解地發問:“經濟上行,股市慘跌;經濟下行,股市暴漲。這樣的股市,看不懂。”

從本質上說,這一輪樓市與股市的重啟邏輯,有著驚人的相似:在中國,所謂投資,更多是投政策。有經驗的投資者,看中的正是左右市場背後的那隻翻雲覆雨手再次發力,政策麵和高層頻繁表態支持發展,揣測“國家戰略市”由此起航。

從去年年初到目前,房地產的“利好”政策走過了了一個自下而上的“救市”試探到自上而下密集嗬護的“心路曆程”: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對分類調控定下基調,多個限購城市開始蠢蠢欲動,但沒有人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者。

去年二季度,經過杭州、溫州、寧波等數個城市的反複試探,多地密集加入限購鬆綁大軍。到目前為止,全國46個城實行限購的城市,除了北上廣深和三亞等5個城市之外,其餘已經紛紛放鬆和取消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