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廁所:兩百年“革命史”(1 / 2)

廁所:兩百年“革命史”

社會

作者:應琛

“廁所”向來是一個令人尷尬的話題。當一家期刊以“廁所論文:分性別修建公共廁所”為題向社會征文時,一位讀者藐視地回應道:“這代表人類知識和道德可憐的破產!公共廁所!難道竟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但事實上,現代化的衛生設施將人類和自己的有毒排泄物隔離開來。衛生設施是現代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芸芸眾生能夠高密度地生活在城市中的保障。廁所是防止人類糞便造成各種危險的屏障。

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加利·拉夫昆認為,在延長人類壽命的諸多因素中,廁所是最大的變量,現代公共衛生設施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20年。

廁所就是人類文明的晴雨表。一個社會如何處理糞便也可以反映出它如何對待自己的公民。

5萬生命的代價

19世紀早期的倫敦,當地9個水管理公司中有5個是從泰晤士河直接取水供人飲用的。而這正是霍亂的溫床。

1854年的一個星期五上午,約翰·斯諾醫生將百老彙街上的一個水泵柄拆了下來。這一曆史性的舉動阻止了這場瘟疫的蔓延。

1831年

爆發的第一場瘟疫奪去了6536人的生命

1848~1849年

瘟疫中,整個英國死亡50000人

其中倫敦就死了14000人

在19世紀排汙設備很差的倫敦,有一半的嬰幼兒夭折;當擁有了廁所、排汙係統以及人們習慣了用肥皂洗手後,兒童的死亡率降低了1/5。這是英國曆史上兒童死亡率降幅最大的一次。

早在1875年,英國伯明翰的市長約瑟夫··張伯倫就曾說過,由可預防疾病所引起的礦工和醫療費用每年高達54000英鎊,是修建衛生設施花費的兩到三倍。

英國醫學雜誌

過去200年中,醫學界的最大裏程碑,既不是青黴素也不是避孕藥,而是現代“衛生設備”。

有研究數據顯示,在衛生設施方麵每投入1美元,在節省醫療費用和提高生產力方麵平均能得到7美元的回報。

《泉》

馬塞爾·杜尚的作品《泉》,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它是杜尚1917年用男性小便池加個簽名,直接送進展覽館的。

約翰·斯諾醫生

公共衛生專家在談論這場災難時,都不會忘記約翰·斯諾醫生。正是他第一個認識到,霍亂在糞便中傳播,而糞便又汙染了水源,從而導致了這場瘟疫。1854年的一個星期五上午,約翰·斯諾醫生將百老彙街上的一個水泵柄拆了下來。這一曆史性的舉動阻止了這場瘟疫的蔓延。之後,英國開始建設汙水管道,這就是倫敦著名的巴紮爾蓋特下水道係統的來源。

現代廁所的普及

此外,現代公共廁所也是在這一時期被提上議事日程的。

1851年

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喬治·詹寧斯為水晶宮修建了公共廁所,共有827280名遊客付費使用了該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