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國際大都市上海,公共廁所的管理問題依然有待改進。記者發現,上海的商場、酒店大多使用坐廁。但此舉卻帶來了更多的髒亂問題,原因是,國內的很多遊客都不習慣坐廁,認為其不如蹲廁衛生,麵對清一色的坐廁,時常弄得尿漬滿地,有的遊客甚至直接踩在馬桶上方便,保潔阿姨為之苦不堪言。
劉思敏認為,像這樣的問題,還是需要管理者多一點用心的思考,“現在中國的服務業從業者的道德水平和敬業水平,實際上是堪憂的。比如用擦馬桶的毛巾去擦口杯,這種惡性案例還經常發生的情況下,中國人肯定不信任馬桶。現階段,我覺得把馬桶和蹲廁結合起來是一種選擇或者采用自動旋轉的塑料馬桶墊,兼顧馬桶的好處和馬桶在衛生上的缺陷,都是很好的。”
你不是一個人在上廁所
這邊廁所革命剛剛啟動,那邊正在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卻已經鬧得人仰馬翻。
今年2月3日,泰國清萊白廟一度禁止中國遊客入內,原因是中國遊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惹火了白廟主人。白廟主人察霖猜在接受泰國媒體采訪時說,最讓他無法接受的是中國遊客的如廁問題。
察霖猜表示,中國遊客時常不在正確的地方大小便,有人在小便池內大便;同時還浪費紙巾,甚至要將廁所的紙放進背包帶走,盡管工作人員勸阻也依舊我行我素。察霖猜說,有時候工作人員不在,自己還要親手打掃廁所。不過,察霖猜的禁令隻實施了半天,氣消之後,他如常將白廟對中國遊客開放。
怎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泰國皮皮島上的公共廁所貼出在洗手台內洗腳會遭到罰款的警告,不到一小時便有中國遊客被罰。中國人的如廁文明問題再次成為了各大媒體熱議的對象。
對於此類現象頻發,劉思敏感到很無奈:“很多年前我去毛裏求斯、南非,就聽管理人員講,人家機場的廁所是很幹淨的,但隻要有中國的航班過來,半個小時以後這個廁所就一片狼藉了。有人說,別人不文明不管我的事,或者我不文明也不關別人的事。錯了。很多中國人會蹲在馬桶上方便,他實際上不是說喜歡蹲著,他隻是因為覺得馬桶不衛生。但你不會想到你給別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你的行為會讓整個族群受到歧視,別人也會為你的行為埋單。”
長期形成的如廁陋習一旦帶出國門,帶到公共的視野就會被視為不文明行為,李金早表示:“我國公民在境外的形象受到一些負麵評價,許多就與不文明如廁行為有關。這不能不令我們汗顏!廁所革命,僅有廁所的建設者、管理者行動起來還遠遠不夠,還要有廁所使用者的努力。文明如廁教育,一定要從娃娃抓起,並且需要進行終生教育。”
以清潔、文明著稱的花園國家新加坡,早年也被如廁文明問題困擾。當時,新加坡政府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教育百姓要愛護公共廁所的衛生。政府設有專職管理人員管理公廁,對待不衝廁所、踩馬桶、亂丟東西等違反公共道德的行為都堅決予以製止,要求當事人改正,並提醒他們下次注意。新加坡法律規定,使用廁所後應主動抽水衝洗,否則就是違法,隻要證據確鑿將被罰款。初次違犯者罰款150新元(1新元約合4.5元人民幣);再次違犯罰款500新元;犯過兩次後,以後每犯一次則加罰1000新元。幾年下來,新加坡人民自覺將文明如廁視為一種基本的行為規範,廁所問題改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