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寶馬和自行車之間,都會選擇前者,但是在哭和笑之間,一般人都會選擇後者。那麼,你更看重寶馬,還是更在意笑?
不久前相親節目的大熱像一陣風一樣刮過電視屏幕,同時也揭開了現在中國的“剩男剩女”婚戀問題的麵紗。而在相親節目上,很多著名的言論也暴露了現在不同人群的戀愛觀和價值觀,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句可能就是“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
這個言論遭到了很多人的抨擊,有人說這是拜金主義,有人說這是自我炒作。但是,這句話背後所折射出的一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卻並不少見,那就是一部分女性抱有的一種觀點——在婚姻中,物質的享受比感情更為重要。
前段時間,一部現實主義電視劇《蝸居》熱播。劇中,郭海藻為了幫姐姐籌款買房,從對宋思明半推半就,倒成了職業二奶。對這個“小三”的角色大家眾說紛紜。有相當一些網友非但沒有譴責,反而對海藻抱有同情和支持的態度;也有不少網友的態度是:看了《蝸居》,有了當“小三”的衝動。社會上很多女性不僅對郭海藻這個二奶角色予以同情,而且還紛紛議論,說要是能嫁一個像宋思明這樣的男人該多好啊。
作為一個40多歲的成功男人,宋思明身上流露出了非凡的氣度和自信。他能在半夜把車停在你家樓下,能給你豐厚的物質享受,能輕鬆解決你所有的困難。他的一句深情而堅定的“隻有為你,我才願意”,想必哪個女人聽了都會為之心動。每次海藻遇到困難,宋思明都及時幫她化解。他有錢有權,有社會地位,在海藻看來是天大的難題,在宋思明那卻不費吹灰之力。
而作為海藻男朋友的小貝,年輕但沒有多少存款。但是每天早上,小貝會給海藻準備好早餐,甚至幫她擠好牙膏;中午,他會在MSN上和海藻聊天:“小豬豬,晚上去哪裏吃飯呀?”傍晚下班他會給她打電話:“你現在在哪裏?”吃過晚飯後,他會陪她一起繞著小區散步。他打算一年以內和海藻結婚,兩年以內湊錢貸款買房,在他所有未來的計劃裏,海藻是唯一的女主角。他能給海藻的,就是簡單的“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幸福。
在這些條件的對比中,很多女性會不由自主地傾向於對宋思明的選擇。因為他給的更為實際,似乎幸福也更加堅穩可靠。但是在該劇的最後,選擇宋思明的海藻卻沒能將幸福進行到底,她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落得的結果是“坐在寶馬車裏哭”。
當海藻做出自己的選擇的時候,宋思明的身份、角色和他背後所隱藏的危機都是海藻日後所要麵對的問題,也就是她的成本。她不僅要痛苦地放棄小貝,還要承擔著“第三者”的名聲。同時,她的家人也並不對她的選擇抱支持態度,她的姐姐海萍和媽媽一直極力勸阻她。由於宋思明的特殊身份,在海藻與之在一起後,宋思明並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海藻,甚至在海藻進行孕檢時也分身乏術,他要同時周旋在工作、家庭和海藻之間。而且宋思明之所以能夠為海藻提供這些優越的物質條件,是因為他利用職務之便進行不正當的商業行為。隻要一個不小心,隨時都可能在陰溝裏翻船。那麼海藻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就朝不保夕,甚至很可能會一無所有。
然而在電視劇中,最悲慘的付出,莫過於海藻的“第三者”身份。這不僅讓她失去了小貝這個曾經深愛她的人,還讓宋思明的妻子對她進行報複,以致造成了難以彌補的人身損害,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經濟學中講究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麼感情是兩個人在一起的基礎,還是物質所決定的上層建築?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選擇在寶馬車裏哭,還是在自行車上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尺度,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自由選擇。但女性在選擇伴侶時,最重要的是選擇自己最穩固長久的幸福。有的人偏重於物質享受,那麼在選擇之前,就該考慮到自己所要付出的成本和那些可預見的結果。選擇在自行車上笑的人,也避免不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困境,那麼這時同心協力,一起創造未來的信心就顯得格外重要。同時,人生還要懂得知足。若你坐在自行車上本可以很開心,但是對寶馬車又念念不忘,直至無法再忍受現在的自行車,那麼就可能什麼都得不到。
寶馬車裏的哭和自行車上的笑,本來就是婚戀中物質與精神的一場博弈。當兩者無法達到均衡時,最終得到自己的幸福就成為每個人做出選擇的關鍵,這時要看各自的心態和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