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麼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你自己。
張愛玲說過,女人就是要用老公的錢,而結婚的樂趣就在於找一張長期飯票。許多單身女性都以嫁個有錢老公為第一目標,以為那樣生活就會有保障。
這隻是一句謊言,天有不測風雲,老公現在有錢,不代表將來一定有錢,中年破產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再看一看近幾年直線上升的離婚率,女性就更要認清,有錢的老公不一定可靠。
在中國,多少女性在嫁人後,為了照顧家庭而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就因為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才在不知不覺間成了男人身上的一根藤,從此不得不看男人的臉色過日子。男人對你好點,是你的幸運。男人出軌或由於其他原因對你不好,你隻能強忍著,因為離開了男人,自己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能力是女人最極致的性感”,女人自身的價值決定其婚姻的價值,時代越發展,男人越認同這樣的道理。能力至上,這是一個真理。婚姻並不是女人一輩子的依靠,甚至女性有可能因為婚姻而失去經濟自主性。因此,很多人不斷提醒身邊年輕的女性朋友或同事:“先別想著嫁人,經濟獨立是第一優先。”
“婚姻是找一個體貼的伴侶,而不是求得一張長期飯票。”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經曆的小孟比任何女性都能夠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女性問題研究專家蘇芩在《20歲跟對人,30歲做對事》一書中特別給當代女性提出了一些成長的智慧建議,她說:“做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做劣剩女。如果能成為鑽石級優剩女,也是女人的另一種價值體現,聰明的女人要學會做自己的生活投資人。”
有一個25歲的女孩,她是朋友眼中最“頑固”的保守派。大一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成雙成對了,也有男孩追她,可無論對方是誰,她都一律回絕。她不想過早地涉足愛情,因為她知道自己還不夠穩定,而且她戀愛的目的不是“練愛”,也不是用以擺脫寂寞,而是實實在在地為了結婚。
對於正讀大學的他們,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人都如此不穩定,愛情怎麼可能穩定呢?她這樣想,也時刻警示自己,一定要等自己相對穩定後再談愛情。而這種相對的穩定,隻能等到工作落實之後。
這個理由、這個信念,讓她成了“冷血動物”。她一直“頑固”地堅守到畢業,也未給自己一個“愛情”的機會。畢業之後,耍單的女孩更少了,甚至有的都開始談婚論嫁了。可因為工作的不穩定,她還是不敢接受任何男孩。
在女孩心裏,隻有工作穩定了才可以談愛情,因為那時才知道什麼是門當戶對,才知道什麼是“高攀”和“低就”。女孩不敢戀愛的主要原因,是怕某些“指標”不匹配或一旦發生大的變化而影響到愛情的牢固性。
如今,女孩在對找工作失去信心之後,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堅守可能是一種錯誤。她為自己擔心,再如此一年一年地找不到工作,自己的愛情豈不是會更慘?
於是,在思想上掙紮了幾番之後,她開始用人們常說的“工作好不如嫁得好”來鼓勵自己去找愛情。
這個一直對自己很負責的女孩的這一決定是最為恰當的嗎?她急於戀愛,不是出自對愛情的渴望,而是對找工作喪失了信心,和對世事的種種無奈。其實,這是一種逃避。如果你像找工作一樣去尋求愛情和婚姻,那你就是一名“婚活”族。“婚活”是日本著名社會學家山田昌弘提出的名詞,是和結婚相關活動的總稱。所謂“婚活女”,就是一群以找工作的態度和決心來找結婚對象的女人。
愛情不隻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質上的。但它隻是人生的一件附加品,可以屬於你,也可以不屬於你。而能力卻永遠隻是你自己的,是別人無法掠奪的,是可以鞏固愛情的,更是可以為你創造成就的。
珍愛網的調查顯示,2009年頭5個月與上年同期相比,該網站22歲至24歲本科學曆的女會員增長了2.5倍,而一般這個年齡段的人是讀大四或大學應屆畢業的學生。這一數據充分說明,愈來愈多的女大學生傾向於在畢業前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如今,經濟上完全依靠老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時代年輕的女性朋友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善用年輕的優勢,讓自己在經濟上獨立起來。因為,愈早開始追求經濟獨立,就愈能夠讓你在婚姻博弈中保持獨立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