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改朝換代,新皇登基(2 / 2)

眾臣靜靜地聽著,沒有一個人出聲反對,包括以前皇後母族蔣家的勢力,也不敢開口,昨夜的驚心動魄還猶然在目,沒有一個人,敢在這個時候,在老虎頭上拔毛。

“第二道旨意,皇後蔣氏,係出名門,鍾靈毓秀,溫良柔順,守持有度,德才兼備,久昭恭淑,特立為皇後,冊寶冊,持金印,理六宮,四教弘宣,母儀天下。這是朕,當初立蔣氏為後的聖旨,朕,今日收回。皇後蔣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通敵叛國,勾結外臣,結黨營私,攜子謀反,焉能敬承宗廟,母儀天下?故廢其後位,褫奪金印,本該處死,朕念其入宮多年,伴駕有功,恩準其在積雲寺,帶發修行,終身不出。”皇上接著說了第二道旨意,從當初的欣賞到如今的厭惡,皇後就在這個時候,走完了這條萬人簇擁之路。

皇上並沒有假借他人之口,或者寫成聖旨讓安如海念出來,他選擇了自己說出這些話,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心中最真實的感情,當初立後,是因為當年的蔣家姑娘溫柔嫻淑,如今廢後,也是因為如今的皇後蔣氏作孽太多。

“第三道旨意,朕登基至今,已四十五年有餘,如今朕已年邁,大限之日將至,朕想過幾天輕鬆日子,眾卿家準備,迎新皇登基吧。軒兒,以後,這東湘國,就交給你了。不要讓朕失望——”傳位詔書,在昨夜已經頒布,每個人都知道,七皇子沈諾軒,是皇上欽定的繼位人選。

這個當初最不受寵,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皇子,從十六歲進入軍中曆練,數十年苦心孤詣,成就今日之結局,從此以後,他沈諾軒,就是東湘國的主宰,以他的手段和魄力,會帶著東湘國,走向這世界的巔峰王者之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道聖旨已出,眾臣大多經曆了昨夜的變故,並沒有任何異議,看著之前的皇上,如今的太上皇在安如海的攙扶下坐上輪椅,被緩緩推出大殿,眾人這才覺得,東湘國天景帝的時代,是到此結束了。

緊接著,便是沈諾軒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參與叛亂的人一網打盡,審理問罪,看著皇後去積雲寺帶發修行,看著手下的人一路送沈星彥去了他原本的封地毫州,直到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沈諾軒這才想起,他還有一個六皇兄,從這場宮變的一開始,就下落不明的六皇兄。

紅袖招的人自宮變當夜之後便消失地無影無蹤,連京都那最大的風月場所,也換了人,沒有人知道,寧霜和她的手下去了哪裏,沈諾軒找不到,也無法聯係,風雲過後,這個世界上,就像是沒有紅袖招,沒有寧霜一樣,不留一絲痕跡。

而玉蘅齋,則是得了沈諾軒的吩咐,分成兩撥,一撥去尋找沈奕清的下落,一撥去尋找寧霜的蹤跡,總之,都是不遺餘力,畢竟,沈奕清是東湘國的王爺,而寧霜,關乎沈諾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

就這樣,沈諾軒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三個重要的日子。第一個重要日子,是他多年隱忍後的封王,第二個重要日子,是他迎娶寧霜做軒王妃,而這一次,是他的登基大典,原本以為有寧霜能夠陪他一起的登基大典,高台上,卻隻有他形單影隻的一個人。

當他居高臨下,看著朝臣對自己山呼萬歲的時候,他才逐漸體會到,這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這條王者路,到現在,才算是正式開始,可是,他看著身邊本來應該站著寧霜的位置空無一人,頓覺心中也是空的,阿寧,現在的你,到底在哪裏。

天景十九年冬,天景帝退位,其七子沈諾軒繼位,改年號為永寧,取永世安寧之意,是為永寧帝元年。

永寧帝沈諾軒,秉承其父之風,減賦稅,安民心,定朝堂,成為東湘國新一代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帝王,而在永寧帝登基後不久,接連頒發幾道聖旨:

其一,封天景帝為太上皇,移居淩波殿修養,原太監總管安如海隨侍左右。封凝妃為凝太妃,居芷凝宮;靜貴妃為靜貴太妃,居靜顏宮;齊妃為齊太妃,居流華宮;祥貴嬪為祥貴太嬪,居雪蘭殿。其餘無所出的妃嬪,一律遷至傾顏殿,非詔終身不得出。

其二,追封永寧帝生母華妃為聖母孝慈仁太後,建衣冠塚,葬皇陵。

其三,原軒王妃寧氏,賢淑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德才兼備,現冊封其為皇後,執掌金印,入主東宮。然皇後身體不適,封後大典,擇日再辦。

也是三道聖旨,加封的,追封的,無論是母親還是妻子,他都給了她們應有的榮耀,可是,母親已在九泉之下,妻子如今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