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亞曆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1 / 3)

東亞曆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

城市文化資本

作者:李佶勳

摘 要:通過近年來日本和韓國對曆史文化地區的保存及利用的事例,研究東亞對於曆史文化地區的保存趨勢。因為每個城市有著不同的曆史背景,所以對具有曆史價值的建築物及地區的保存及利用也有所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近年來對於曆史文化地區的保存及利用經驗尋求適合各國發展需求的曆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方法。

關鍵詞:曆史文化地區;保存;利用;東京站;首爾站

Abstract:We studied the conservation trend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s in East Asia b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cas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s in Japan and Korea in recent years. As different cities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buildings and areas with historical value are different.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o seek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methods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experie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conservation;utilization;Tokyo;Seoul

中圖分類號: C9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5)-08-66(4)

1 緒論

東亞文化圈的各國首都的建設具有兩個轉折點,即7世紀和20世紀。7世紀前後主要導入的是以周禮考工記為基礎的都成製。 例如,日本的藤原京(694年)、平成京(710年)、長岡京(784年)、平安京(794年)等。這些都城都是模仿唐朝的長安城建造的。之後中國、日本、韓國的首都經曆了不同的發展過程。20世紀前後東亞各國受到了西方的影響進入了現代化過程。主導現代化的主體及方式有所不同帶來了不同的發展方式,但以此為起點流入了很多西方的城市規劃。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各國的發展經曆了一場相同的急速的城市化變革。提高城市化發展速度的契機之一就是奧運會。1964年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辦了第14屆夏季奧運會。20年之後,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辦了第24屆夏季奧運會。 2008年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這三個國家通過舉辦奧運會得到了高速發展。城市的高速發展在於開發,因此曆史城市東京、首爾、北京也因城市化和開發受到破壞。1980年日本打算對東京站周邊進行再開發。對此日本研究人員及市民團體聯合舉行了保護曆史建築物的運動。當時日本已經意識到曆史建築物的價值對於地區識別以及地區活躍具有很大的貢獻,所以極力保存曆史建築物。2000年前後韓國建立了保護曆史文化區北村地區的計劃。人們此時開始意識到我們應該保存周邊的曆史文化區,將其轉換成我們寶貴的資產。

本文主要想通過對日本及韓國的曆史文化區的保存及利用事例,考察東亞的曆史文化區的保存趨勢。 因為每個城市有著不同的曆史背景,所以對具有曆史價值的建築物及地區的保存及利用也有所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近年來對於曆史文化地區的保存及利用經驗,尋求適合各國發展需求的曆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方法。

2 首爾的曆史文化區保存及利用事例

2.1 首爾站及中區的曆史

2.1.1 中區的曆史

漢陽定都於漢江的北側。圍繞白堊、駱山、南山、仁王四座山建造了都城。用四個大門、四個小門、兩個水門將漢陽城內和城外進行了鏈接,並形成了以這些門為中心的城市結構。

目前指的中區是南山周圍以崇禮門和光熙門為界線的漢陽南側地區。朝鮮時期漢陽的官門即崇禮門和1900年開始成為京城和首爾出入口的首爾站都位於中區。以崇禮門為中心有南大門市場,宣布大韓帝國的德秀宮,以及各國公使館及傳教士所建立的學校。稱為近代的商業中心及百貨商店誕生地明洞也屬於中區。當時日本有名的三越百貨商店、丁字屋百貨商店、三中井百貨商店都入住於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