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代農民工是企業發展的推進者、實現者,梯度、有序的達成發展願景,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與培養高潛質、高素能農民工,至關重要。降低單位GDP能耗與單位產值物耗,降低廢棄物排放量以及提高人均資源產出率,逐步實現環境零負荷等,擁有大批較高素能的農民工很必要,企業獲得經濟、社會雙好之效,農民工是主力。美國是世界工業強國、經濟強國,企業一線藍領、灰領等受到良好教育與培訓是重要原因;德國製造、德係產品享譽世界,這與德國的職教發達,工人擁有高生產力密不可分。製造業是經濟繁榮之本,是實體經濟的的主要構成。曆史和現實表明,發達國家,其工人的素能均處於較高的水平。近年來,美國重視並積極發展製造業,製造業回流之勢突顯。2012年,《美國製造業振興法案》生效,這為美國製造業和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增加了動力。美、日與歐盟的再工業化與振興製造業之策,增大了我國製造業和經濟發展之壓力。基於這種形勢,我們更要科學、廣泛地開展文化和職業技能培訓,用具有較高素能的農民工助推我們邁入“技能紅利”的新階段,積極、有效地應對世界競爭。
4 農民工培訓指向及其內容例說
4.1 培訓的路向、內涵及要求
培訓農民工屬企業、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培訓應讓農民工得實惠,要以崗位技能提升為中心,使之有助於農民工工作、生活,促其職業進階,提升農民工的崗位榮譽感,豐富其精神世界,直至使之成為技工與勞動標兵。幫助農民工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跨越產業文化的門檻,融入城市生活[6],這是農民工培訓的要義。同時要完善培訓配套製度與培訓後就業服務,保證培訓資金投入與健全培訓體係,這是培訓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
培訓農民工可助益建設發展型社會,要為農民工提供發展空間、發展機會,這可以消解其心理疾患或與社會的對立情緒。農民工培訓內容由兩部分構成,即文化素養與職業技能。後者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與專項能力培訓。農民工培訓必須讓農民工求德、求知、求技、求悟,有效、實在、實用是主題詞。農民工培訓以能力、發展為主導,以培育技能型、技術型人才為本;培訓應依據工業、企業發展要求,實時、多維地開展。時下,培養從業態度,增加職業認知、增強適應能力,是農民工培訓的要務。良好的培訓應先對企業、職場所需技能做充分深入調研,並吸收各利益相關方聯手研製開發培訓項目,以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人才供需間的對口度、契合度,進而保證農民工可較好的工作、發展和生活。同時要考慮農民工就業需求、就業實際,提高勞動生產水平與勞動品質;要提高完善勞動力素養,實現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培訓應緊緊圍繞農民工,當以農民工的需求為根本,以促其發展和促進社會全麵進步為指南。
4.2 培訓內容例說
農民工培訓涉及麵寬泛[7],其項目廣、內容多,限於篇幅,本文簡說六點。
4.2.1 法律類培訓
了解、掌握有關的法律知識,有利於農民工生活、發展。可通俗地宣講、解讀有關的法律知識是培訓的必修課,如,解讀《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社會保險法》《工會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傳播《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
4.2.2 職業病預防
許多職業病是農民工的“專利”,農民工是職業病的最大受害群體。統計顯示,每年的職業傷害、職業病新發病例和死亡者中,農民工占半數以上。如是,普及職業病知識、怎樣預防職業病等,是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
4.2.3 安全生產培訓
企業安全事故的受害者大多是農民工。因此,應加強對農民工的安全規範、安全技能的崗前培訓;傳播安全生產常識、傳授相關技能,讓農民工掌握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刻不容緩。
4.2.4 傳播健康知識
結合國家環保部發布的《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的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傳達健康知識、提高農民工的健康水平屬培訓的基本內容。
4.2.5 性教育
新生代農民工處於性活躍期,性要求旺盛。《瞭望東方周刊》的一次問卷調查表明,就工是0%;19%的男性、18%的女性選擇了“時間長了記不清”。我國屬不發達國家,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當今中國大多數人的需求還處於滿足生理和安全的層次,這在多數人中,農民工占取很大比例。因而,宣介性健康知識,傳遞性心理、性保健、安全性行為常識和性病預防、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知識等,是培訓應有的內容。
4.2.6 金融知識培訓
金融知識是農民工普遍缺乏的一類知識,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傳授相關的理財知識,有利於農民工經濟狀況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陳傑.延遲退休不是最好的選項[N].新民晚報,2013-10-26.
[2]查·辛格.技術史(第1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
[3]高靚.90後農民工僅3.8%願回鄉務農[N].中國教育報,2013-10-28.
[4]張彤平.打工女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5]唐燁.企業大學還應學點什麼[N].解放日報,2013-11-04.
[6]曾鐵.社區學院要助力提升勞動者工業文化素質[J].成人高等教育,2012,(1).
[7]曾鐵.論新生代農民工培訓“三性”:重要性、應然性與現實性[J].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1).
責任編輯:蔣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