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高起潛算是把張振嶽得罪死了,前有袁崇煥,後有盧象升,這梁子就結大了。
清軍深入河北南部,連下廣平、順德、大名等地,然後轉向山東。明軍以為清兵必然從德州攻入山東,故大部兵馬集中德州,八旗兩翼兵馬繞開德州,會合於濟南城下。一天之內,城破,巡按禦史宋學朱剛一上轎,聽說城陷,衙役們丟下他全跑散了,清兵衝上來,將他殺死。戰後,清理城內屍體,竟多達13萬具!整個城裏的財物被劫一空,清軍飽掠後,轉攻山東其他城鎮16處,明督師大學士劉宇亮率軍尾隨,卻不敢進攻。此後,多爾袞率軍至天津衛,渡過運河東歸,安返遼東。此次清軍所獲甚大,共敗明軍57陣。共克濟南府、3州、55縣、2關,殺兩名總督及守備以上將吏百餘人,生擒德王朱由樞(押送沈陽)、郡王朱慈穎、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許等,獲人畜46萬2千3百,黃金4039兩,白銀97萬7460兩。
奇恥大辱,這絕對是奇恥大辱!
消息傳到雲南,張振嶽手下那幫子驕兵悍將紛紛要求北上去打建奴,張振嶽沒有點頭,他靜靜的看著大明的地圖,自己要做的事情還真的是不少啊。
在三兄弟的一次密會上,張振嶽指著地圖對蕭嚴和宋小魯道:“咱們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這第一步是占領四川,張獻忠就是我們要消滅的第一個敵人。”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張獻忠在穀城重舉義旗。義軍很快打垮守備穀城官軍,殺了縣令阮之鈿和巡按禦史林銘球,拆毀城垣,劫庫縱囚。明監軍道張大經和馬廷寶、徐起祚被迫投降。張獻忠離開穀城時,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城內外的牆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
張獻忠再起時,羅汝才、馬守應部也起而響應,並到穀城與張獻忠會合。隱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經湖北鄖、均地區進入河南。農民起義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和他的親信楊嗣昌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開始了他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努力,全力圍剿農民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