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國家這個事情,很多時候真的不能隻靠一腔熱情的。善於搞群眾運動的人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家治理者,南非的曼德拉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例子。
雖然外界對於這位民主人士好評如潮,但是南非卻被他治理的一塌糊塗,曾經在非洲牛哄的不行的南非在這幫黑人治理了二十年後居然連尼日利亞都不如了。但這不能怪曼德拉,是誰把一個坐了幾十年牢的黑人在出獄不久就變成了南非總統,這是不負責任,這是犯罪。
崇禎皇帝就是這樣一個可悲的角色,爺爺和父親過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而等到一直庇護他的皇兄過世,他還是一個虛歲十八的少年郎。可就是這樣一個少年郎被強行推到了大明帝國最高統治者的寶座上,開始了他命中注定的悲劇。
後世有人推崇大明的製度,認為文官集團為主體的內閣製是現代民主政府的雛形。這尼瑪完全是在放屁,你見過如大明這般不負責的內閣嗎?
真獨裁和真民主在製度上都是有戰鬥力的,無論玩那種都能凝聚人心,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最可怕的不是獨裁,而是假民主。
內閣製度在當時確實是十分先進的存在,但是在曆經了嚴嵩和張居正等人的悲劇之後,這個內閣就成了燙手的山芋,如果不撈好處還是不要進的好。畢竟在大明,做事的都是要倒黴的。
至於救火,那更是個笑話,一堆人站在邊上說你該怎麼救怎麼救,聽了你肯定滅不了火。可你要是不聽,行,等你好不容易把火滅了,這堆人立刻可以挑出一堆不是來,反正你死定了。
胡宗憲、李成梁、熊廷弼、袁崇煥就是這麼個下場!
反正罵人不用負責,贏了入了皇帝的眼可以高升,輸了那也是一身傲骨青史留名。大明王朝現在充斥廟堂的就是這麼一幫子不負責的家夥。
見了好處那是一窩蜂的上啊,遇到麻煩那就皇上聖明,全憑吾皇聖裁了。這種不負責的內閣製和官場風氣,最終把大明玩死了。
而崇禎皇帝顯然也不知道該如何跟這些老油條打交道,他爺爺知道,他皇兄知道,但是都沒來得及教他。
最終崇禎皇帝成了大明曆史上最大的凱子,怎麼忽悠怎麼上當。
盧象升戰死了,崇禎皇帝居然沒有任何表示,因為楊嗣昌說盧象升敗壞朝局,而現在這個死節又輪到孫傳庭。
崇禎十一年(1638年)八月,多爾袞、嶽托率清兵分路從牆子嶺(今密雲東北)、青山口(今遷西東北)入長城,明京師戒嚴;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總督盧象升在巨鹿陣亡。明廷遂召孫傳庭、洪承疇主持京師防守,升孫傳庭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僉都禦史,指揮各路援軍。孫傳庭抵達京郊後,由於他和主和派的楊嗣昌及中官高起潛矛盾頗深,崇禎帝降旨不準他入京朝見,而洪承疇則在京郊受到慰勞,並奉旨進殿拜見崇禎帝。孫傳庭對此不平待遇自然大為不滿。楊嗣昌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並主張將陝西軍全部留下,用於守衛薊遼。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楊嗣昌對孫傳庭的意見置之不理,孫傳庭對此不勝憂鬱重重,以致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