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隻能依靠他和客氏擺布熹宗的能力。熹宗年少好遊戲,魏忠賢等引導他於陸地走馬行獵,於池中竅水瀉珠為樂,又利用他喜愛木工的特點,每在他手操斧鋸時賽事,在熹宗的眼裏,國事遠不如他引繩削墨、營築小室重要,他不等聽完,便說:“好為之。”朝政的議決權逐漸為魏忠賢把持。
魏忠賢的同黨把反對派官僚開列名單,括入百餘人,稱為邪黨,而將魏黨六十餘人列為正人,以此作為黜陟的根據。給事中阮大铖別出心裁,作《點將錄》,以<水滸傳>中的聚義領袖的名號排東林黨人,如天罡星三十六人: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時雨葉向高、浪子錢謙益、聖手書生文震孟、白麵郎君鄭鄖、霹靂火惠世揚、鼓上蚤汪文言、大刀楊漣、智多星纓昌期等;地煞星七十二人,有神機軍師顧大章、青麵獸左光鬥、金眼彪魏大中、旱地忽律遊士任等。 天啟四年七月,葉向高被迫去官。此前,中官為了搜尋一個被緝拿的禦史,闖入葉向高宅邸,鼓噪謾罵,這也是曆代首輔從未受過的大辱。十月,趙南星、高攀龍致仕,楊漣、左光鬥削籍。
依靠著皇權,依靠著東林黨自身巨大的破壞力培養的幫手,魏忠賢在曆經二年的戰鬥中終於贏得了勝利,大明王朝的元氣也因此大傷。
但是有一個魏忠賢一直想動卻動不了,那就是孫承宗,這個人雖然是東林之人,但是出身太特殊,居然是兩代帝師。可讓這麼一個反對派成員掌握十數萬邊軍,而且還處在對北京而言旦夕可至的山海關,你讓我們的魏公公如何能夠安睡。可孫承宗畢竟是兩代帝師,動這樣的人自然不可能跟抓捕楊璉、左光鬥這種人一概而論。畢竟後者皇帝並不是很清楚是誰,你說壞那自然就是壞了。可你要敢當著天啟帝的麵說孫承宗是壞人,那對不住,後果恐怕你得自己掂量一下,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魏忠賢一直在等這樣一個機會,就是搬起石頭不會砸自己腳的機會,比如說努爾哈赤出手把孫承宗給收拾了。
可孫承宗實在是穩重的過分,魏忠賢等了幾年,也沒能等到努爾哈赤出手,廣寧之戰後,遼東出現了長達三年的和平時光。
既然努爾哈赤這個狗東西不肯動,魏忠賢自然還是有辦法的,他指示言官們彈劾孫承宗畏戰,反正你不出擊就是畏戰,而現在看來,這個陰謀是得手了。
“廠公,薊遼督師急報,柳河大捷”一個錦衣親軍送來急報。
“嘿嘿,我還當孫承宗是個正人君子,想不到文過飾非、謊報戰功這招他也會用”魏忠賢一邊嘲笑著一邊打開急報,這時才想起自己識字不多,連忙又遞給識字的宦官念,他已經等不及帶回去讓崔呈秀來讀了。結果念到最後魏忠賢的臉色變得十分奇怪,感覺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喉嚨一般。
“還真他娘的是個大捷!”魏忠賢揮退眾宦官後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