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技術含量,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講,是強國富民的捷徑。
“二戰”後的日本,千瘡百孔,百業待興。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水平比世界工業先進水平落後許多。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日本不僅醫治了戰爭創傷,而且成為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步入了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且不斷消化、吸收、改造、創新,既節省了大筆科研經費,又贏得了時間。在“二戰”後的20多年裏,日本從幾十個國家引進先進技術達2萬多項。
國內電腦行業的排頭兵——聯想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末進軍海外市場時,不論是技術資金,還是市場經濟,都無法和國外公司抗衡,如何在國外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呢?他們采取了“田忌賽馬”的策略,集中最優秀的人才專攻國外大企業不屑一顧的電嘧板卡的設計與生產,猶如用自己的上等馬賽別人的下等馬,一舉衝進了國外市場。聯想集團的成功,進一步說明了增加技術含量的重要。麵對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認為致命傷是技術,他說道:“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是管理,對聯想來說是技術,管理是比技術更基礎的一個層次。”這是警示世人的話語。
進一步優化產品
企業要想在逆境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將自己的產品變得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成為同行中的優勝者、佼佼者,才能最終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否則,市場隻會將其打入冷宮,永遠也沒有崛起的機會。須知,市場從來不同情弱者,強者在市場中才有生存的機會。
產品是企業的生命,開發和生產顧客滿意的產品,質量達到顧客滿意的標準,並高於競爭對手,就能讓企業從無名到有名,不斷擴大自己的產品市場覆蓋範圍,扭轉對自己不利的局麵。
麥當勞公司的產品策略為標準的、穩定的、高質量的產品,營業時間長,服務速度快。價格策略為低價策略。地點策略為不論市區或郊區,營業場所都選在顧客密集區域,通過發展特許連鎖店來擴展新店。促銷策略為強有力的廣告宣傳,廣告媒介以電視為主,內容針對年輕人的口味。
可以發現:麥當勞的每一個策略都是從各個方麵來優化產品,從而大大刺激了產品的吸引力,最終擁有市場極大的份額。它通過標準化的批量生產方式保證了生產的規模化、產品質量的穩定及較低的成本:它選擇在顧客密集區開店並采取優質低價策略,吸引了大批顧客,它在進入國外市場時,不求在同一國度許多城市布點,而力求在同一大城市中心盡可能多地設點,既便於原料的輸送,又可使廣告收效明顯;它采取發展特許連鎖店的方法來壯大自己,既便於標準化管理,又節約投資和人力投入;它的廣告針對年輕人,既適合其工作節奏快、講求效率,追求新奇的特點,又便於顧客群不斷壯大,使一代代人成為忠實用戶。如果單獨分析麥當勞每一個策略,似乎都平淡無奇,但將一切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核聚變作用,爆發力就無限大了。
聯想集團為了將產品打入國外,尋找到一家懂經營但缺技術的香港貿易公司作為合作夥伴,並利用其銷售渠道拓展自己產品的市場,這叫“瞎子背瘸子”;當他們希望自己的電腦整機大量出口國外時,在原有海外分公司的基礎上,又與美國、歐洲的著名連鎖企業合作,采取了“名品進名店”的方法。聯想集團成功的營銷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即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要想以弱勝強,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優化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