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逆境篇——企業走出沼澤的方略(2)(1 / 3)

20世紀80年代,羅伯特·戈蘇塔就任處於困境的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後,首先對可口可樂公司總部的高層領導進行改組,減少領導層人數,調離一些沒有創見的領導成員,從中層的經理中挑選幾位年輕而思想敏銳者到總部,成為領導核心層成員。這項決策十分有效果,這些人選進入領導層後,提出改革公司原來的行銷策略,建議把直銷改為分散銷售法。公司采納了這個建議後,可口可樂不僅迅速在國內擴大了銷售,而且迅速地擴展到世界各地。

此外,戈蘇塔主持下的可口可樂公司,對員工紀律嚴明,任何人稍有違紀和表現不佳,都會被公司開除,毫無情麵可講。同時,可口可樂公司也善於關心職工生活,搞好企業福利,對表現好、貢獻大的職工給予獎勵和晉升,從而激發大家努力為公司工作。在戈蘇塔的管理下,可口可樂公司很快克服了困難,邁進了迅速發展的軌道。

增加技術含量

技術具有一定的壽命周期,即從醞釀、開發到投放市場,最終要被市場淘汰。今天,技術進步和技術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不僅表現在技術開發周期越來越短,而且表現在整個壽命周期在縮短。

技術的壽命周期理論和技術進步的現實,要求在技術開發時係統規劃,保持合理的技術梯度結構。真正做到“手裏拿著一個,眼睛裏盯著一個,腦子裏想著一個。”對於想走出困境的企業,若沒有適當的技術儲備,就很難有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很難長期維持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美國的微軟、英特爾所以能連創輝煌奇跡,長期保持不敗,就是總在增加技術儲備從而擴大技術含量上大做文章,保持自己的行業壟斷優勢地位。

保持合理的技術梯度結構,要處理好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推出技術。一項新技術問世,往往會對原有技術造成衝擊,如原有技術配套的生產設備、材料工具等要報廢、員工要重新培訓。這一問題處理不好,過早或過遲推出新技術,將給企業造成損失。這方麵的教訓很多,例如日本索尼過早推出錄像技術,反而被鬆下捷足先登。

在解決新技術與原有技術的更替矛盾時,要對市場進行充分的估計。有些企業,在這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功。霍夫曼拉一羅什公司,曾全力開發維生素這一新技術產品,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藥公司。杜邦主要製造軍火和炸藥,在20世紀30年代集中精力研發尼龍新產品,成為最大纖維工業企業。假如戴爾公司不最先采用互聯網銷售電腦,全球最大直銷公司能被戴爾公司摘取嗎?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走了一條重基建輕生產、重規模輕技術的路子,導致了國內企業技不如人,很難在國際上與別人抗衡。例如,在產品方麵,國內機械工業產品,隻有50%達到國際水平,隻有30%達到20世紀80年代水平,而60%以上處於20世紀60~70年代的水平。目前,國內生產工藝落後,假冒偽劣產品成為一大痼疾。

國內企業想走出困境必須增加技術含量,這是公認的事實,有一些已取得了可喜成效。例如國內長虹集團1998年加速展開國際化步伐,不僅加強了與海外的技術合作,並先後和日本、韓國、美國、法國、德國、荷蘭等的多家國際大公司建立了技術開發戰略聯盟。一年後實現了困境中的二次飛躍。春蘭集團在1995年設立10個重大科研項目,總裁陶建幸對春蘭研究院的科研人員說:“10個項目隻要有1個成功,能夠轉為商品化,我就感謝你們!它的價值不僅是學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改變春蘭的整個工業產業的格局,可能在世界範圍內在某一個領域帶來一場革命。”

考察國內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的差距,不僅體現在經營規模、市場占有率和獲利能力等方麵,還體現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上。例如,同為汽車製造業,國內的幾個汽車集團與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相比,差距十分明顯。單就技術而言,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以至於即使國家保護扶持,也仍在很長一段時期不能出口一輛轎車。為了迎頭趕上,必須采取一係列措施,包括技術引進。例如,一汽集團的奧迪轎車、上海汽車的別克轎車,盡管國產化率還較低,但畢竟縮短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