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競爭篇——如何讓企業戰勝對手(2)(2 / 3)

商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雖沒有槍林彈雨,並不比戰場遜色。論投入的智力和物力,甚至超過真正的戰場。因此,在商場中,企業絕對不能馬虎,往往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一位偉人詩曰:“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很精辟的。

例如,可口可樂,麵對後起之秀百事可樂的進攻,一直麻痹大意,不予理睬,終於讓百事可樂瞅準機會,一度將可口可樂拉下第一的寶座;

例如,柯達公司,在23屆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麵前,傲慢自大,結果丟掉了讚助權,而將其拱手相讓給日本富士,被日本富士公司乘勝追擊,失去了幾年行業老大的稱號;

例如,福特公司,取得巨大成就後,看不到市場需求的變化,仍堅持單一品種的生產,不抓新品開發,最後讓通用汽車公司抓住了市場機遇,被其打敗,從此失去了行業老大的雄風,幾十年後,其在福特二世時又重蹈覆轍,最後被迫將經營權轉讓出去。

這種例子,真是舉不勝舉,難以數清。一個企業,做得越大,風險越大。精明的企業經營者,往往在成功後,更加感到高處不勝寒,十分謹慎。例如,比爾·蓋茨、戴爾、張瑞敏等。企業要警惕市場中任何變化,不斷進行創新,盲目自大,固步自封,隻會坐以待斃。前幾年,王安電腦曾紅極一時,創造了全球奇跡,不過由於墨守陳規忽視新生力量,最後一落千丈。

美國微軟,從1990年5月推出的視窗係統Windows3.0直到2000年的windows2000,幾乎年年都有創新,以至《財富》雜誌驚呼:“誰能阻止比爾·蓋茨?”一個朋友說:“比爾·蓋茨有權利傲慢自大,令我驚異的是他沒有更傲慢自大。”相反,比爾·蓋茨卻坦言:“我擔心失敗。絕對擔心。每天我來到這間辦公室,我就問我自己:我們是否仍在勤奮工作?有人是否正在超越我們?這種或那種產品是否真的出色?我們是否能把它做得更好?”為了讓微軟在技術和管理上更上一層樓,比爾·蓋茨甚至辭去總裁職務,將管理交給比自己更擅長的同伴,隻當技術首席官,專門研究計算機領域一些高難度的課題,追蹤若幹前沿技術。比爾·蓋茨一直害怕失敗,迄今一直沒有失敗。

無獨有偶,20世紀末最年輕的美國首富戴爾也常常害怕被對手“幹掉”,他甚至說自己有時候半夜會醒來,想一想是否被別人幹掉。麵對競爭對手,戴爾讓自己的公司做得更好,一點也不能放鬆,例如,在競爭對手之前采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並製定比他們更有競爭性的產品價格。

麵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海爾總裁張瑞敏也時時有一種危機感。他說:“我不是超人,不會神機妙算。”“在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情況下,隻能盡可能多地考慮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和應對的辦法。”

其實,這些總裁之所以擔心自己的企業在市場中遭遇不測,主要怕給對手造成乘虛而入的機會。國內外競爭越來越激烈。全球一體化使企業的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一切企業經營者需要對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現實抱有足夠的認識,從而采取相應措施。

一些企業,往往占盡先機,占領了一部分市場,但是必須緊跟消費趨勢,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提高技術水平,全力降低成本和價格,逐步擴大勢力範圍。否則,若被對手趕上,將隻落得曇花一現。

有些企業,瞅準空檔,力圖後發製人。但必須集中優勢兵力,以一點突破,漸漸打開市場局麵。切不可貪大求快,死撞硬頂,否則,難免會中途夭折。

有些企業,雙方勢均力敵,各方都需要練好內功,發揚各自優勢,既不可盲目拚殺,也不可輕視對手,如此,才可以占領各自的市場份額。乃至造成“雙贏”的效果。

總之,成熟的創業經營者,必須在商場上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才是真正的英雄。

敢於重新發牌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隨機應變,根據情況變化實施策略和計劃,拘泥一時,隻會落得失敗的下場。

有時,沒有放棄,就沒有再擁有的資格,拋棄一些原本就不適合的東西,給對手發展機會,才能使自己獲得同等的發展,從而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