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惠普逐漸形成自己的作風與習慣。例如,對每個職工絕對信任,從不解雇工人,講求人人尊重與人人平等。他們的雇員曾經開玩笑地說:“要想被公司開除,除非把老板殺了。”
搭乘快車策略
消費者對品牌,仿佛追星族似的,經常關注某個名牌,凡是掛該種牌子的商品,幾乎瘋狂購買。這是因為,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癡迷後,就將一切感情貫注在這個品牌所有產品上,即愛屋及烏。
這就是所謂的“品牌偏好。”
企業可以利用消費者的“品牌偏好”,搭乘快車,就是利用這種效應擴大規模,也即采取搭乘快車策略。主要有四種形式:
1.搭建品牌集團。即以生產經營某品牌的一家或幾家企業為核心,以該品牌為龍頭,以資產聯結為紐帶,形成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密切的經濟聯合體的過程。例如,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由製作電燈插座起家,靠事業部形式的子公司及其孫公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經營集團。該集團下設幾十個事業部,在事業部之上設立了3個綜合事業本部,產品範圍十分廣泛。到1999年,鬆下的員工達到幾十萬人,年銷售額為597.71億美元,產品的品種、規格約7.8萬種。
2.利用品牌進行合資或者合作。例如,北京紳士襯衫廠,生產的“紳士”品牌襯衫全國聞名。浙江一家領帶廠和其合作,生產了“紳士”領帶,產生了較好效益。
這種合資或合作,關鍵在於確定合作夥伴及合作方式。在選擇合作夥伴時,一定要確保其有較高的信譽和綜合實力。同時,又要慎選有效的合作方式,從而確保合作後,能夠提高本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綜合實力。
3.延用品牌係列。例如,廣東健力寶集團,當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時,貼有“健力寶”標誌的亞運火炬傳遍了神州各地,大江南北。“健力寶”有了較高知名度。總裁李經緯把目光投向未來,想在健力寶運動飲料的基礎上,逐步研製和開發與體育相關的產品,從單一飲料向多元化、係列化的體育用品王國過渡,建成跨國集團。如此,亞運之後,健力寶又推出了“李寧牌”體育運動服,使李經緯的大膽預想成為現實。同時,公司整體實力又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延伸品牌係列,企業利用現有成功的品牌效應,將其轉移在新產品上麵。這樣,可以擴大銷售規模,從而實現規模化增長,提高市場占有率。
當然,企業也要注意負麵效應,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指導原則。須知,並不是延伸了品牌係列就可以提高市場份額。例如,1982年,派克公司盲目延伸品牌,結果派克筆走向衰落。因此,在品牌延伸時,要堅持如下原則:目標市場相同、品牌檔次相同、服務係統相同和有類似的銷售渠道。
眾所周知,勞斯萊斯轎車,是世界極品車,其款式老派、莊重,並且車內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同時一直保持著手工裝配、手工焊接的傳統,但如果把品牌延伸到低檔次的車,肯定將損害原有品牌的特色與形象,造成得不償失的嚴重後果。
4.與世界品牌合作或合資。在擴大企業實力時,企業可以與世界品牌合資或合作,在技術和管理上進行一次升華。例如,上海汽車工業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合作,生產出“別克”牌轎車,不僅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還熱銷到國外汽車市場。例如,國內某瀕臨破產的生產複印機企業,與日本佳能合資後,一舉扭虧為盈。
當然,企業在和國際品牌合資或合作,主要是先當“助手”,學習別人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目的仍然是要自立。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最好能夠控股。僅僅充當打工的角色,除非迫不得已,還是不為是上策。
(2)一般不放棄自己的品牌。合作或合資,企業目的是為了更好發展,而不能犧牲自己的品牌。國內“黑妹不嫁”、“熊貓複活”都是明顯例子,可以給一些企業以啟迪。
(3)力爭取得“雙贏”效果。企業與國際品牌手拉手,是為了積蓄自己的力量,不能讓對方異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