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諾獎的失敗
公務員修養·修齊治平,修為首要
作者:梁文道
我最怕別人提“成功人士”這幾個字,一聽就會起雞皮疙瘩。什麼是成功人士?我們為什麼那麼渴望成功?《偉大的失敗者》這本書告訴你,失敗者也可以很偉大。
書中介紹曆史上很多“失敗者”的故事,他們明明很有才華,而且為自己的事業付出艱辛努力,但也許運氣不夠好,也許競爭太殘酷,最後,還是失敗了。
坦白地說,看完這本書,你會覺得這裏的一些人,恐怕算不上是失敗者,倘若那種失敗也叫失敗,真是雖敗猶榮。
隆美爾就是一位很威風的失敗者。他是二戰期間聲播世界的德國名將,做過納粹陸軍軍團的元帥,綽號“沙漠之狐”。當年,隆美爾在北非與英國作戰的時候,德軍完全處於弱勢,人數及裝備等各方麵,遠不及英軍。隆美爾偏偏能神出鬼沒,運用“閃電戰”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線一字排開,光靠這種氣勢就鎮住英軍,在好幾次戰役中,他都把英國人打得落荒而逃。了不起的軍事才能,就連對手都十分佩服。
在隆美爾帶領德軍把英國的北非軍團打得屁滾尿流之際,英國報界送給他一個封號——“沙漠之狐”。丘吉爾也在英國國會上公開稱讚:“隆美爾是一個偉大的統帥,盡管他在戰爭中,讓我們無比驚恐,我仍然要這麼說。”
後來,隆美爾被調回德國,在很多事情上,與希特勒意見相左。後來,一些人想發動政變,刺殺希特勒,隆美爾並不讚成,但是,他肯定知情。這樣一來,引起希特勒的懷疑,希特勒讓隆美爾服毒自殺。
如果單從結局來看,隆美爾算是一個失敗者。
這樣的失敗,也許不是最可憐的,書中提到一位英國化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死的時候年僅37歲。現在,我們都以為,人類遺傳基因的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裏克。沃森寫過一本書《雙螺旋》,大肆吹噓自己的發現多麼了不起。事實上,羅莎琳·富蘭克林才是“雙螺旋結構”真正的發現者。
富蘭克林是一位對實驗數據非常認真的化學家,她用“X射線繞射”做了將近一年的實驗,發現沃森跟克裏克推論出來的模型是錯誤的。她不眠不休,繼續研究,終於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張完美的X光繞射分析攝影圖。
在這張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雙螺旋結構,她第一個拍出來,並且證明這個結構是真實存在的。
這張照片在未經她許可的情況下,被一個同事偷偷拿給沃森看了,沃森恍然大悟。1953年4月,沃森和克裏克在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論文,宣稱自己發現了雙螺旋結構。
這算不算是偷竊呢?就像當年比爾·蓋茨偷竊蘋果的靈感,或者蘋果偷竊實驗室用滑鼠的靈感一樣。對此,富蘭克林默不做聲,直到1958年死於癌症。
沃森和克裏克在196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對富蘭克林的貢獻隻字未提,甚至在後來的自傳中不斷貶低她,說她不過是一個“技工”,是一個“滿頭亂發、衣著邋遢”的女人,總之,描述得非常不堪。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以為很多重要而偉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來的,這本書告訴我們,有些成功人物往往隻是比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很多失敗者到最後,反而是帶著微笑的。 你願意做哪一種人呢?
相信大部分人要做成功人士,世界上有太多人在鼓勵、教育大家如何邁向成功,事實上,大多數人到最後都是一個失敗者。
與其學習怎樣成功,不如先學好如何做一個微笑的失敗者。
(摘自《我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