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領導和辦公室的幫助,我們應該認為是在做份內之事,而不能因為幫助了領導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刻意的去做這些事,將自己的思想轉化到領導的位置,讓我們為了辦公室和領導的不斷進步而努力,這樣才能讓領導得到最切實的幫助,而張鴻的成功也在於這一點,他沒有去到處吹噓自己,不但讓公司得到了利益,也維護了領導的顏麵,所以,得到晉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讓領導取得成功,自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般領導都不希望自己在職員眼中落下能力不夠的想法,所以,貿然去向領導采取所謂的幫助,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做為職員來說,我們應該首先去摸清領導的性格特點,得到領導的許可和認同,再讓自己的能力發光發熱。
黃珊是一家合資公司的職員,剛開始工作時,總覺得與上司不合拍,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她發現了原因所在。
“我是程序導向型,所以在工作時會非常強調係統有序,列出正反兩方麵觀點及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各項任務等等。而我的上司是行動型,強調工作的靈活和隨機應變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和我的上司進行了溝通,他非常認可我的分析。我逐步重視關鍵行動和結果;而她也開始強調過程的合理性。我們現在合作得非常愉快”。
除了個人取向,你還要明了上司的長處和弱點,如果上司精通市場業務,而對財會工作不甚了解,那麼幫助好上司就意味著事先做好細致的財會分析,以幫助他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充分了解上司的同時,也要讓他真正地了解你。”黃珊說。隻有這樣,上司才能掌握哪些目標和任務是你力所能及的,哪些是你的強項,哪些又是你所不擅長的,他隻有充分地了解你,才能放心地授權給你,在某些關鍵時刻,他才能有把握地說:“我知道你能做好這項工作。”
從黃珊的成功來看,她並沒有多少取巧的成分。《孫子兵法》中不也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嗎?如果你要幫助一個人,卻連這個人的脾氣、喜好、背景、工作習慣都不了解,幫助又從何談起呢?隻怕是越幫越忙。
從黃珊的工作經曆我們還可以看出,剛開始的時候,她也不了解上司。但是她善於總結,她從工作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上司的需求,並妥善地利用自己的工作解決了這之間的矛盾,並最終實現了“雙贏”。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送佛送到西天”,幫人幫到最好。
一般說來,職員不可能在職位和聲望上很快超過自己的領導,所以,如果自己的領導沒有得到成功,那職員一般也隻能被埋沒在領導之下,而如果領導能夠迅速得到晉升或成功,那職員也就比較容易嶄露頭角獲得晉升。
所以,想要讓領導“先”成功,就需要將自己看做辦公室的一員,重視辦公室,重視領導,重視自己的工作,將這份工作所能取得的成果看做是自己的,這樣的一種心態才能將自己的潛力和能力發揮出來。而且在工作過程中,要將自己的領導高看,認為領導能夠勝任更多更大的挑戰,這樣對職員沒有任何的壞去,想法如果輕視領導,可能會讓領導認為你的心境太過浮華。所以,幫助領導“先”成功就需要首先擺正自己的心態。
在辦公室裏,想要讓領導“先”成功,就需要先去了解領導,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優勢,了解辦公室或企業的狀況,是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在幫助領導的過程中,還需要抓住機會,並不是任何的時候都能夠去幫助領導,如果一不小心,有可能會被同事看做是無事獻殷勤,從而適得其反。
所以幫助領導的過程也需要講究方法方式,如果領導的工作我們是在沒有能力去勝任幫助他,那就不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如果逞一時之勇,卻無法將工作完成,可能會讓領導承受更多的壓力。
然而,如果真正決定了要去幫助領導,就要做到板上釘釘,決不退縮,勇往直前,盡心盡力去將事情做好,即使最後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也要讓領導看到你的盡力和努力,這樣才能在以後晉升的路上走的更遠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