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讓領導“先”成功(1 / 2)

在辦公室中,想要盡快的得到晉升,不但需要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有能力的職員,更需要讓領導“先”成功。幫助領導成功,就是一名最稱職的職員所需要做的,任何一位領導都希望自己的職員能夠成為自己的最大助力,所以,讓領導“先”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而如果想讓領導“先”成功,就需要自主自發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從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盡量為領導減輕更多的壓力,讓自己成為領導眼中最優秀的職員。領導不可能每件工作都去督促職員區完成,所以,能夠自覺地將工作完成,領導一定能夠節省下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從而變相的為領導鋪就了一條成功之路,領導成功自然地職員也會一步步晉升上來,所以,和領導站在同列,從領導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一名職員才是領導最希望得到的。

在辦公室裏,獲得領導賞識和信任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你的領導完成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減輕領導的壓力。領導的工作成績一般都需要職員的工作完成好壞來決定,所以,職員的工作能夠做的足夠好,就代表了你的領導有足夠得實力,就說明領導做的好,而領導的工作成績越大,則相應的職員的成績也越高,因此,盡可能的幫領導完成工作,和領導一同進步,這樣職員的晉升機會就會越來越近。

安妮在一家公司做秘書,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寫、打印一些材料,很多人都覺得這項工作很單調乏味,但安妮依然做得很認真。

除了做好秘書的工作,安妮總是通過那些經手的文件,分析公司的運營情況,她每天都細心地搜集一些資料,甚至是過期的資料,把這些資料整理分類後進行分析,為此,她還查詢了很多有關經營方麵的書籍,最後她寫出了一些建議,打印後交給了老板。

老板起初並不在意,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到了安妮的這份建議,感到非常吃驚,沒想到這個平常毫不起眼的年輕秘書,居然如此關心公司的發展,而且她的分析井井有條,細致入微,邏輯嚴密,他馬上采納了其中的大部分建議。

老板為有這樣的員工而感到驕傲和欣慰,當然,安妮也被老板委以重任,成為了別人眼中平步青雲的人物。

所有的晉升都不能僅僅歸因於運氣,踏踏實實的工作,也需要自己主動表現自己的能力,多去幫領導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幫助領導先成功,這樣,晉升的機會才能慢慢的向你靠近。

在辦公室上有兩種人,一種整天怨天尤人,抱怨領導有眼無珠,不能提拔自己,抱怨公司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另一種則會站在自己領導的位置上來考慮他需要什麼,思考自己離領導的要求還差多遠。顯然,後一種人更容易得到晉升。因為他懂得如何換位思考,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幫助自己的領導獲得成功。

張鴻是北大青鳥培訓學校的一名普通市場專員。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懂,從最簡單的跑業務、發傳單做起。但是身邊的同事幫了他很多,同事們的工作經驗、工作思路都成為他學習的重點。10個月後,由於業績突出,張鴻被升任為青鳥培訓中心的校長。

培訓中心之間是有競爭的,但張鴻並沒有把自己僅僅定位在一個培訓中心的校長。他想,如果自己是培訓中心的總裁的話,那自己肯定希望所有培訓學校的業績都好啊。所以他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成功經驗拿了出來,介紹給其他與自己有競爭關係的培訓中心。

公司很多與張鴻同級的同事以及張鴻自己的下屬都覺得很吃虧,不止一次地對張鴻說,自己的經驗和客戶應該自己管理,不然就會喪失業務的提升。但是在張鴻自己看來,卻並非如此。張鴻後來這樣解釋到:“在我的幫助下,我的上司,也就是培訓中心的副總裁得到了提升。雖然這個提升並非僅僅是由於我的原因,但我的這種幫助無疑是起了重要的原因。”張鴻上司得到提升的結果就是,這個副總裁的位置空了出來。於是,2005年7月份,張鴻被升任為培訓中心的副總裁,又一次實現了職場上的飛躍。

其實任何的成功,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如果張鴻沒有時刻保持這種願意幫助他人甚至是自己領導的心態,沒有這種與人分享的精神,工作的提升就不一定會輪到他。當張鴻成為副總裁的時候,那些曾經說他天真的同事,依然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如張鴻,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將自己的思想轉化過來,幫助領導先成功,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才是晉升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領導也是普通人,所以,我們應該想清楚,領導也不是萬能的,他同樣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他同樣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如果職員能夠通過自己優秀的工作表現和不斷努力地工作態度,去幫助領導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是對領導莫大的支持,領導雖然會礙於自己的身份地位無法尋求職員的幫助,但是,我們能夠抱著讓領導“先”成功的念頭,一定會為自己的晉升鋪出一條光明大道。領導的成功需要職員的盡職盡責,而職員的成功來源於領導的不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