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走尋常路”(2 / 3)

美國實業家羅賓·維勒是一位成功的實業家。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我的成功秘訣很簡單,那就是永遠做一個不向現實妥協的叛逆者。”所謂“叛逆者”,就是要有獨創精神,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羅賓剛開始創業時,經營著一家規模很小的鞋廠,全部雇工加起來才十幾個人。鞋廠生產的鞋數量少,成本高,而且款式也很陳舊,所以根本無法與其他大鞋廠相抗衡,羅賓為此傷透了腦筋。

後來,羅賓決定收集各種設計的草樣,其中不乏很有創意的設計,他從中選定三種款式別致的鞋樣作為試製品,各製了1000雙鞋,銷往各大城市。人們早已經厭倦了舊式的鞋子,看到樣式新穎的鞋子,便競相購買,鞋子一下就被搶光了。

十天以後,各地的訂單如雪花般飛來,但是在興奮之餘,另一個問題正折磨著羅賓,由於工廠太小,沒有足夠得工人來製造數量巨大的鞋子,如果無法及時交貨,就得繳納數額巨大的違約金。

於是,他招來了員工一起開會,並宣布凡是建議被采納者可獲得獎金300美元,大家都開始埋頭思索。

這時有一個小工小聲說:“我有一個建議,隻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羅賓見是一個小孩子站起來發言,本也不在意,但是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他仍很耐心的對孩子讚賞得道:“很好,你有什麼建議,就提出來,不管行不行得通,隻要你能提出來,就說明你很有勇氣和創新思維。”於是小工輕輕地說道:“我想現在既然無法找到足夠得工人,為什麼我們不想想別的方法呢?是不是可以研製出一種機器來生產皮鞋呢?”

小工剛說完,馬上就有一個人嘲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懂什麼呀,用機器造皮鞋,太新鮮了,我可沒有聽說過,你給我造一雙看看。”那個小工聽了,頓時滿臉通紅地坐了下去。

羅賓狠狠瞪了那個嘲笑小工的人一眼,朗聲說道:“諸位,請你們不要小看了這個孩子,他的想法很有建設性,雖然現在我們並沒有研製出一種能夠生產皮鞋的機器,但是隻要我們順著這條思路發展下去,問題一定能夠迎刃而解。”說完之後,他馬上把300美元獎金發給了那個小工。

幾個月後,羅賓果然研製出了一種能夠生產皮鞋的機器,人手緊缺的問題隨即得到了完美的解決,而工廠也恢複了往常的活力。

創新的能力和人的年齡大小工作經曆或者是學識高低都沒有關係,隻要能夠不滿足於現狀,不拘泥於固定思維模式,自然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創意。而曾經有一個研究表明,年輕人的創新思維能力要遠遠高於年長者。巴西的吉西利華公司董事長阿普裏萊曾說過:“年輕人不能滿足於眾所周知的現成答案,應該善於向舊事物挑戰並提出新建議。我已經注意到了某些求職者的這些特點,他們在求職前就已經向我們寫信,對公司的事提出疑問,顯露出了他們的求知欲。”

敢於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用獨特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工作,采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嚐試,這些絕對可以讓你擁有驕人的成績。脫離了常規,思維會猶如脫韁的野馬,也許帶來的是莞爾一笑,說不定也會有一個偉大的發現。

德洛麗絲原本隻是一位教戲劇藝術的老師,她對自己的工作滿懷激情、富有創意。但不久,她對影視藝術的熱愛以及內心渴望創新的想法使得她無法滿足於現狀。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與製作兒童話劇和音樂,在那次嚐試中,德洛麗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熱情,在她看來做兒童節目才是她人生的意義。於是她決定挑戰自己,要獻身於兒童節目,為觀眾提供和製作一流的家庭娛樂節目。

辭掉工作後,德洛麗絲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兒童電視工作室(CTW)製作一部叫“321次接觸”的科教片。她對自己能夠得到這個職位已經感到非常幸運,第一次做節目她就表現出獨特的創新思想,一改節目以往的風格,在節目中加入了更多兒童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節目的效果非常成功,這更增加了德洛麗絲的信心,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

德洛麗絲的節目一次比一次精彩,但是她依舊沒有就此滿足,而是繼續尋找能夠使她創造更高水準的兒童娛樂節目,最後她進了HBO家庭影院做家庭節目,在她看來要將教育、家庭和娛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毫無疑問這更具有挑戰性。

當麵臨挑戰時,德洛麗絲一如既往地表現出冒險精神。1980年,德洛麗絲所在的節目組想要策劃一個特別節目,她則提議要做以酒後駕車為主題的節目。確定了這個想法後,她便開始擬寫節目的手稿、選定各位將參演的演員,她很自信,覺得這個節目一定會做得很好,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