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工作有先後,做事分緩急(3 / 3)

其實辦公室內,對於每一名職員來說,都應該采用這種方法去工作:以重要的事情為主,先解決重要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那些並不重要的事情,則可以暫時擱置,緩一緩。科學地取舍能夠幫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分不清輕重緩急,做起事情來毫無頭緒,就可能錯過大好的機會。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之分,隻有按照事情的輕重去執行,你的工作才會變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獲得領導的讚賞和晉升。

合理把握時間

不會管理時間的員工是最令人討厭的。一家500強之一公司的老總就曾說過:“我不喜歡看見報紙、雜誌和閑書在辦公時間出現在員工的辦公桌上。我認為這樣做表明他並不把公司的事情當回事,他隻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暫時沒事可做,為什麼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呢?”

辦公室職員如果做事情沒有主次,不分輕重,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善於合理管理自己的時間。一般在辦公室裏,繁瑣的工作時很多的,但是時間卻是有限的。不會合理的使用時間,即使做的計劃再好,能力再強,也不會將工作完成的很好。有很多職員,進入辦公室起就開始從早忙到晚,甚至還會加班加點,但是這隻是表麵現象,做到底他的工作成績並不優秀和突出,甚至還會較低,主要就是因為在有效地時間裏形成的效率太低,世界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使用的效果卻並不相同。所以,想要在辦公室分的一份晉升的羹,就要合理的把握時間,高效地運用時間,讓工作的時刻都產生最大的效益!

1717年,富蘭克林的哥哥詹姆士在波士頓開辦了印刷所。12歲的富蘭克林和詹姆士簽訂了學徒合同,按照合同,小富蘭克林學習印刷手藝直到21歲,學徒期間,隻得到膳宿和衣服,直到最後一年,才能得到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資。

富蘭克林是十分愛好學習和珍惜時間的。但是,由於工作繁忙,富蘭克林的自學隻能在晚上下班後或早晨上工之前,或是在星期日。為了更多地進行學習,富蘭克林盡量減少用在其他活動上的時間。

當時,他盡管認為做禮拜是人們應盡的義務,但還是常常設法從父親的催督下躲避參加,獨自一人留在印刷所,在練習寫作和讀書中自得其樂。在16歲那年,富蘭克林偶然讀到一個名叫特萊昂的人寫的一本宣傳素食的書,打算實行素食。

一天,富蘭克林向哥哥提出,把每月夥食費的一半交給他,由他自己來辦理夥食。這樣,富蘭克林每頓飯以一塊餅幹或一片麵包,一把葡萄幹或一塊果餡餅和一杯清水充饑,由此從夥食費中省出錢來買書。而且,每到吃飯的時間,其他人離開印刷所以後,富蘭克林草草吃過東西,便可以利用剩下來的時間讀書。素食使富蘭克林獲得了買書的錢和看書的時間,他的學習進度加快了。

就這樣,僅僅上過兩年學的少年富蘭克林在早早地當起了學徒去掙自己的麵包的同時,以非凡的求知欲和刻苦精神,吸取著文化知識的養分,不自覺地為未來作為科學家、思想家和外交家的生涯架設了最初的牢固的梯級。

辦公室領導最歡迎這樣的職員:他們永遠準時,從不忘記要辦的事情;總是能夠按事先計劃的步驟,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工作;事事都辦得很完美,總是輕鬆無比。他們並沒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們隻是懂得時間管理的技巧與方法。

安利公司的創史人之一、董事會主席傑·溫安洛先生曾把職員分成這樣兩大類:第一種人稱為“溫度計”,另一種稱為“自動調溫器”。被稱為“溫度計”的職員會很認真地去執行上司分派的工作,但是卻隻是“機械”地去做,並不會稍作改變,分清主次。

而另一種人——被稱作“自動調溫器”的員工,則在接到領導分派的任務後,根據公司的運轉情況或者在與領導的溝通中獲取的信息來判斷工作的輕重緩急,從而主動地去先做重要的事情,爭取時間、抓住機遇。

作為擁有優秀判斷能力和執行能力的職員,是每一個領導都寄予厚望的人,也因此,這樣的職員才擁有了更多的提升空間和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