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打拚,如果不懂得工作有先後做事分緩急,那工作過程當中就會如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卻怎麼也無法擺脫困境。當領導分派了多個任務給你,或者不同的領導分派了不同的任務給你,該如何確定先做哪個後完成哪個?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分清工作的主次,才能分先後的一步步完成任務。
懂得該如何在亂線團當中找到線頭,才能將亂麻一般的線團理順清楚,尤其是在手頭有多件事情時,更應該處理好先後,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確定哪件事該先做而且是必須做,那件事可以延後稍緩。將事情有條不紊的一件件完成,分清主次先後緩急,才能夠輕鬆地將事做好,並提高自己的效率取得最大的成績,這樣才能讓領導看到我們的能力,從而得到晉升的空間。
合理計劃分段做事
在辦公室裏,一個合格的職員,做事時首先需要考慮優先順序,然後就需要為自己製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將計劃完善後,再進行分段做事,這樣就可以將事情按部就班得完成,而且能夠在過程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障礙。
如果做製定的計劃不夠具體和周密,就有可能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阻力,從而得不到預想的效果,長時間如此,就會打擊自己的信心,而且會將精力浪費在擔心自己取得不到成績上。所以,想要將事情完成的輕鬆有效,就要做好合理的計劃然後分段做事,一個有計劃的職員,會讓領導發現你做事井井有條,從而為自己贏得領導的青睞和提拔。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借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憑智慧戰勝對手。”
兩年後,他又在米蘭獲得了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冠軍。當記者又請他談經驗時,他說了同樣的話,人們對他的所謂智慧迷惑不解。
後來,他在自傳中公布了謎底:“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個彎道……起跑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被我分解成這幾個小目標輕鬆地就跑完了。”
將一件事情合理的計劃,分段完成,不但可以輕鬆的完成,還能夠將潛力完全激發出來,馬拉鬆賽事如此,在辦公室中工作也是如此。而沒有計劃的人,做事總會打圈圈,做了的事又做一次,自己阻擋自己前進,如果不計劃你始終不會成為一個工作有效率的人,工作效率的中心心問題是:你對工作計劃的如何,而不是你工作的如何努力。
一個製定計劃按照計劃行事的職員,在辦公室中,定能將領導安排的任務及時完成,從而在領導眼中成為做事效率和成績好的職員,這樣也能夠增加自己晉升的幾率。
急、重之事要先做
在工作過程中,雖然我們想到了要製定計劃來完成各種事件,但是,計劃前首先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急切重要的事情永遠需要排在第一位。萬萬不可先做自己認為簡單或喜歡的事,那樣有可能會將重要的事情耽擱,從而對辦公室造成損失。
一般說來,事情的輕重緩急可以依據工作期限、重要程度,以及性質來判斷它的程度。
福特公司招聘,經過嚴格的初選後,筆試隻有一道題:你在福特公司的業務繁忙,時間像金子一般的寶貴,你麵對的事情分別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卻重要的事,以及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你會用什麼順序完成這些事情?
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了這樣的做事順序: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再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最後是“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隻有一個叫艾倫的應聘者的答案與眾不同;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再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最後才做“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
這次筆試隻有艾倫先生一個人通過,艾倫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順序,是因為重要的事情永遠都是應該優先關注和完成的。首先,‘緊急而重要的事情’是必須最先完成的。接著,先完成的應該是‘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如果你在繁忙的工作中,先選擇去做那件‘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等你做完‘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之後,那‘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就可能已經變成了‘緊急卻重要的事情了’。這樣一來,你又將如臨大敵,可能又要反複陷入被動的狀態之中,永遠不能真正地理順工作,永遠不能真正地輕鬆下來。